城里人,对自然和田园,都有一种向往。爱广阔田野,爱无边麦浪,爱房前舍后桃树李花,爱柴火大灶的农家菜肴。
说白了,对于村野的向往,无非是空气和美景,无非是美味和佳肴。
去不了田园,还能吃不到正宗的农家美味吗?当然不会。在都市里,大大小小的饭店酒家,是不会放过农家系列菜品的,人们喜欢这口,有市场。
“农家一品锅”
是众多农家菜肴中,颇受大家欢迎的一款。全国菜肴中,叫一品锅很多,孔府一品锅、绩溪一品锅、石台一品锅等等,做法大同小异,但食材各有所好。
安徽一品锅又称“胡适一品锅”,为安徽省传统名菜,属于徽菜系,发源于安徽省绩溪县。绩溪多山,民风淳朴。当地山路崎岖,鲜有宾客。如有远方来客,绩溪人莫不欢欣鼓舞,招待有加,盖倾其所有,上好野味家珍,集成一锅,以酬嘉宾,宾客无不赞许,从此铸就安徽一道名菜。宋代苏撤、清代乾隆皇帝都有赞美之辞。及至民国胡适(绩溪人)更将其发扬光大,在任驻美国“大使”期间,频以此菜招待外宾,使徽菜走向世界。所以后人也把此菜称之为“胡适一品锅”,以此褒扬胡适对徽菜的贡献。
一品锅口味咸鲜微辣,鲜香可口,已成为徽菜的代表菜品,梁实秋先生品尝了“一品锅”之后,大加称赞,撰文到:“一只大铁锅,口径差不多二尺,热腾腾地端上来,里面还在滚沸,一层鸡、一层鸭、一层肉、一层油豆腐,点缀着一些蛋饺,紧底下是萝卜、青菜,味道好极”。
一品锅,热气腾腾,象征着农家主人的热情。满满一锅货真价实的食材,色彩斑斓,香气袅绕,表达了农家主人的待客实诚。一品锅食材一层层堆码,其寓意为官一品接一品升,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如此说来,一品锅不仅是一道农家美味,更有着美好的吉祥寓意,值得一尝。
说到一品锅,不由得想起了东北美食“一锅鲜”(或叫一锅掀)。一锅鲜比较粗犷。一口黑乎乎的大锅,架在特制的炉灶上,下面烧着松木。大锅里炖着诸如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猪肉炖豆角之类的东北菜。在大锅的边沿,齐刷刷地贴着玉米面或死面小饼,东北人叫“饽饽”。
吃一锅鲜,最好在冬季。窗外北风呼呼,室内火热如春。火苗舔着锅底,滋滋生响。锅里咕噜咕噜,热气升腾,香气满屋。大家围坐一起,品人间美食,喝东北老烧,谈天说地。一派烟火人间,却叫人恍然若仙。
东北一锅鲜,其实就是东北炕头的一道农家菜,香醇,厚味。而锅沿烙上的那一圈饽饽,最是可口。饽饽吸收了肉汁,在恰到好处的火候里,慢慢烤成了一面金黄蹦脆,一面香酥爽口的美味小点。你想,吃完了锅里食材,喝干了两瓶老酒,你会感到有点咸,有点腻,那就吃几块饽饽吧,热乎乎清香撩人,咬上一口,嘎嘣脆,细细品味,越嚼越甜,叫你欲罢不能。
东北一锅鲜,开发区有家酒店,虽略有改良,但一锅鲜精髓没变,做得还是不错。东门也有一家,为迎合安庆人口味,也改变了不少,但一锅鲜的主旨精神—东北菜的热情、火热的魂还在。
如果说,南方的“一品锅”是眉目清秀的村里小媳妇,那“一锅鲜”便是关东赶车的强健汉子了。一南一北,都接着地气儿,惹人爱。
新闻推荐
徐春芳记得以前在师大读书时,经常经过音乐系后山上一座破旧的小院落。大家都传说那座院落是陈独秀在芜湖办报时住过的,站在院落紧闭的铁门前,怀想...
绩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绩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