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小桥”蹲点记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1-16 21:30   https://www.yybnet.net/

小桥服饰加工厂,是名副其实的“小微企业”,它的主人是郎溪县飞鲤镇王村的曾红芳。今年36岁的她在浙江湖州打工多年,2007年开始回乡创业,建立“小桥”服饰加工厂。记者于2013年元旦前夕跟随曾红芳两天半,体验返乡创业者与工人们的生活,全程记录他们的一点一滴,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辛苦——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早晨7点半,工厂的工人们开始陆续来到小桥服饰加工厂,没吃早饭的工人开始吃饭,早饭是山芋稀饭。8点工人们进厂坐到各自的机器旁,“唧唧复唧唧”的声音响起,“织工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中午11点15分,曾红芳的母亲推开工厂的门大声喊道:“开饭啰,开饭啰!”工人们赶紧放下手头的活,开心地快步走到餐桌,餐桌上放着西红柿蛋汤,豌豆烧肉,炒胡萝卜,咸菜以及曾妈妈为工人们盛好的饭。天冷,工人们饭吃的很快,11点半左右工人都吃好回到厂房,大家会话一会儿家常,比比看上午谁做的衣服多。

11点45分,孩子们放学吃午饭了,有些工人们的孩子开始来到厂房找自己的父母,和父母撒娇,要零花钱,一般玩一会儿拿到零花钱就和小伙伴们一起跑出去玩耍了。

下午厂房里,一个小播放器开始放音乐,工人一边做事一边跟着哼歌,曾红芳告诉记者:“厂里的几个小姑娘一起买了个播放器,想听什么歌就自己下载了放着听,这也是他们平时上班仅有的娱乐了。”

下午16点左右,放学的孩子们又来到厂房里找自己的父母,跟父母们说说学校里的事,其中小马莉会一直在厂房里待到吃完晚饭再回家做作业。这时原本就突然变冷的天气更加的寒冷了,曾红芳打开空调给工人们送温暖。

16点45分,曾妈妈的“开饭啰!”准时响起,晚饭曾妈妈烧了红烧鱼,炒青菜,还有一些小咸菜。

由于临近春节,许多人都回去“忙年”了,原本30多个工人的工厂,现在只有20多人了,大多数都是20-40岁的本村女工人,只有两名男工人。曾红芳前段时间接了一笔单子,要赶在春节前完工,和工人们商量好了,晚上要加班加到21点。因为工资是按照计件来算,工人们也都愿意多做点活,在年前多赚点钱好过年。

晚上21点,工人们关掉机器,收拾一下,顶着寒风,拖着疲惫的身体赶紧骑电瓶车赶回家。工人们离开后曾红芳开始和父母打扫厂房,整理工人们一天做的衣服,清点仓库里的货物。

22点,小桥服饰加工厂的灯火开始熄灭,曾红芳和她的父母终于可以躺在并不柔软的床上,开始进入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睡觉。

幸福——能和家人在一起

“我在浙江嘉兴那边做服装做了七八年,近两年回家在小桥服饰这边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多了。虽然在外面打工工资高点,但是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顾家庭还是在家好。”赵光琴告诉记者。赵光琴是厂里的小组长,拿固定工资,每月3500元。

在跟工人们相处的两天里,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马仁会一家。马仁会和妻子冯声琴大女儿马蓉都在厂里上班,晚上小女儿也会到厂里和工人一起吃饭。马蓉告诉记者,她今年18岁,父母以前也是在外面做衣服的,4月份和父母开始来这边上班,跟着父母后面学做衣服。记者采访了解到,马仁会患有肌肉萎缩的病,重活累活干不了,看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有9岁的小女儿在读书,大女儿马蓉也是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早早的开始挣钱。一家人在家门口上班,一方面可以方便马仁会,另一方面可以照顾到小女儿马莉,一家三口一个月差不多也能挣到八九千元。 (下转A3版)

新闻推荐

热情,热潮,热土

核心提示:近年来,郎溪县多措并举,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让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皖东南小县,一跃成为颇受长三角客商青睐的投资热土。郎溪的“软环境”优在哪里?客商和企业的感受能说明。在市纪委监察局牵头开展...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态度决定热度2013-01-18 21:29
郎溪县地税局专栏2013-01-19 21:29
猜你喜欢:
评论:(“小桥”蹲点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