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孙和平:扔掉“金饭碗” 回乡办农场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4-11 20:59   https://www.yybnet.net/

4月3日上午,阳光明媚。郎溪县飞鲤镇“家庭农场主”孙和平正在田里,和几个伙计建“育秧工厂”。“这座‘育秧工厂\’可以为农民提供2000亩田的秧苗。”孙和平直起腰,指了指“育秧工厂”对记者说。

提起孙和平,方圆百十里的村民都说他是一个“怪人”。一个大学生,又是老板,在上海干得蛮好的,手下有30多号人,一年有30多万的收入,却突然回乡种田,简直不可思议。然而,孙和平说,种田才是他最大的快乐。

农耕才是他向往的生活

2003年7月,从合肥联大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孙和平来到了上海闵行区。通过招投标,孙和平与闵行区电视台签订了双向网改造合同。孙和平凭着良好的技术和信誉,一干就是7年多。期间,他先后在家乡带了30多个村邻,加入他的团队,并让他们学习掌握了一门技术。每年30多万的收入,让孙和平成了名副其实的“白领”。然而,繁华的都市却难以拴住孙和平那颗驿动的心,已经颇有“钱途”的孙和平并不满足于在城市里的生活,他始终惦记着儿时的梦——当“家庭农场主”。

每年春节回家,孙和平看到许多杂草丛生、无人种植的撂荒田时,便眼前一亮,“村民都到城里打工去了,这么多的农田荒在那实在太可惜了。如果把这些田承包下来,规模化种植,效益肯定好。”这种想法在孙和平的心里越来越强烈,他决定扔掉“金饭碗”,回家种田。2010年5月,孙和平安顿好30多个伙伴,打起行囊,回到了他的家乡。“城里虽然好,我也能挣到钱,但是我的心始终融不进去,因为我的根在农村。我相信,只要努力,在农村照样能干出一番事业。”谈起为什么放弃城市生活,回到家乡种田,孙和平如是说。

回到家乡伊始,村邻议论纷纷,很不理解孙和平为什么要回乡种田。然而,孙和平顶住了压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在村委会的支持下,他流转了100亩田,当起了“家庭农场主”。自打有了自己的农田后,孙和平吃住在“家庭农场”,摸爬滚打在田里,耕种、收获着自己的希望和快乐。

“当一个快乐的‘家庭农场主\’”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站在绿油油的麦田边,孙和平情不自禁地朗诵起陶渊明的这首诗。“每样事情只要干出名堂了,就会有成就感,就会其乐无穷。现在给我再好的‘金饭碗\’我也不要,我就喜欢当这个‘家庭农场主\’。”谈起这些,孙和平脸上溢满幸福。

刚开始承包田的时候,由于先期资金投入比较大,缺乏经验,第一年孙和平还“倒挂”了2万多元钱。然而,孙和平没有气馁,他虚心地向农业技术员请教,参加县里、镇里举办的各种培训班,还在网上学习科学种田的技术。如今,孙和平承包的田每亩产量1300斤左右,刨去成本,每亩田纯利润可达1000元左右。孙和平觉得100亩田种得不过瘾,2012年,他又流转了100亩田。

在孙和平的“家庭农场”里,停放着收割机、插秧机、大型拖拉机等农业机械。“这些农业机械总共花了28万多元,政府给我补贴了10万多元钱呢。今年我又建育秧工厂,总投资40万元,政府给补贴了30万元。”在孙和平的眼中,这育秧工厂、这些“铁疙瘩”就是赚钱的“香饽饽”。

今年,孙和平准备成立一个合作社,带领农民走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带动更多的农民种田致富。他还想打造一个集种植、农业观光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家庭农场”。“现在国家支农惠农政策这么好,我这个‘家庭农场主\’是越来越快乐!”谈及未来的发展,孙和平脸上绽开了笑容。

新闻推荐

郎溪全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城

郎溪讯 今年以来,郎溪县坚持四措并举,全力开展省级文明县城创建工作。该县大力实施城市建设“5423”工程、城区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交通畅通工程、文明示范工程,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人居...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孙和平:扔掉“金饭碗” 回乡办农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