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人文凌笪: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来源:宣城日报 2013-05-03 20:41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郎溪以建设文化强县为目标,以“九德郎溪”为灵魂,邀请国内专家团队,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文化精品工程,作为“趣”文化的凌笪乡,由于盛产侯村蜜枣、又有张大千父母墓和保存完好的侯村祠堂而名闻遐迩。五一前夕,记者前往探访,感受其不一样的文化韵味——

生态人文资源丰厚

从郎溪县城沿建平大道向东出发,驱车22公里便到了凌笪乡,它下辖凌笪、岗南等8个村,这里山水风光秀丽,文化韵味浓郁,文物古迹甚多——省文物保护单位侯村祠堂,保存完好;全县唯一的一座古塔“独山砖塔”就座落在独山水库东畔;200多年的古建筑安桥磐山般座落在安桥村头小溪上;还有张大千父母墓;独特的独山茶灯舞和建平八景之一的伍牙山等……历代名人为此写下了许多赞誉诗篇。

谈起“趣”文化凌笪乡,乡党委书记何钟云如数家珍:“作为省优秀旅游乡镇,我们不仅有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可开发,还有深厚的人文资源。我们的龙灯会、舞狮子、旱船等民间艺术活动十分丰富。凌笪与春秋名相伍子胥有不解之缘,与国画大师张大千一线相牵。可以说我们凌笪的每一座山都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每一个村名都有世代相传的由来,每一道古桥都在述说不平凡的经历……”何钟云介绍他们将通过挖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间文化艺术优势,打造“一村一品”工程,实现村村有品牌,营造与喧嚣的城市生活形成强大反差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提供垂钓、烧烤、野外露营等游乐项目,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

凌笪乡物产丰富。土特产侯村蜜枣全国闻名。板栗栽培历史悠久,果味香甜。下吴村还是全县有名的蚕茧基地,在上世纪90年代,家家养蚕。矿产资源蕴量丰富,品位高。

“如今村民富裕了,自然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乡就有8支自发组成的舞蹈队,常年活跃在村子里,这在全县也是不多见的。”分管文化宣传的副乡长徐平告诉记者。

建设中的大千文化园

张大千是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1983年4月2日他在台湾逝世。他和郎溪却有着不解之缘,其母在郎溪生活了10年,其间,他多次到郎溪,并先后将其父母葬于凌笪乡侯村。每年清明,张氏亲人都来郎溪扫墓祭祖。大千双亲的墓就在凌笪乡侯村南一里松林中。

“本着挖掘本土文化、提高品牌郎溪知名度的需要,我们乡正积极抢救‘张大千\’本土文化品牌,目前已完成土地收储、流转、张大千的文化收集及《郎溪县侯村大千文化园详细规划》。”徐平介绍说。

记者获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大千文化园项目以张大千故居、父母冢为主题,按照张大千的艺术生涯三个阶段,分三部分建设慈母园、网狮园、青柏园;同时园区具备六大功能,入口管理区,大千文化展示区,民俗文化展示区,果园采摘区,水上度假主题区,蔬菜采摘区,特色产业区。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500亩,建筑占地面积21932平方米,建筑面积4500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2.5亿元,计划分五期建设。

今年清明期间,张大千唯一的女儿——84岁高龄的张心庆来到凌笪扫墓,应大千文化园总经理金光明的邀请,张心庆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大千文化园,并当场挥毫,题写了“大千文化园”和“郎溪凌笪侯村是我们的家园”两幅字。清明节次日,在瀚海国际大酒店召开的“张大千亲人回乡省亲暨大千文化园项目建设座谈会”上,县文广新局向张心庆提交了张大千父母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书……“大千文化不仅仅属于张氏家族的,更是属于中国、属于世界的。”座谈会上张心庆深情地对大家说。

“项目建成后,大千文化园将发展特色农业旅游项目,建立原生态特色山庄,为游人提供了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户外活动、采摘、野外露营等为一体的休闲场所。为我们打造一张响亮的文化旅游名片!”徐平补充介绍道。

茶灯舞 茶文化中一枝奇葩

凌笪的茶灯舞历史渊源久远,相传明朝嘉靖年间,南京刑部员外郎王祐(岗南村人),他解甲归田时从京城带回了绿茶种子,在伍牙山麓垦荒种茶,茶农在开茶山或茶叶丰收后相聚一起,唱茶歌、祈求吉祥平安。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还有一种传说是清朝同治年间,随安庆移民传入凌笪乡,与当地采茶歌融合一起,后来发展成载歌载舞、茶灯伴舞的表演形式。

采茶灯舞形成初期是为感恩和纪念王祐,现已演化为广大村民岁时节序中自娱自乐不可或缺的民俗传承。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乡文化站干部孔腊生告诉记者,茶灯舞是在“采茶”、“盘茶”、“贩茶”等一体化过程中衍生出的一种民间歌舞活动。每岁春节期间常与《大头狮子灯》相互组合,在郎溪、广德县、溧阳市等地巡回演出。先由大头狮子登场舞跳,锣鼓欢腾、气氛热烈,打开场子,吸引观众。最后表演的才是《茶灯舞》。茶灯舞的演出亮点是:舞蹈轻松活泼、茶歌优美动听、服装道具喜庆好看,既有观赏性又有娱乐性。是郎溪茶文化中很有乡土特色的民间舞蹈。?

郎溪是“中国绿茶之乡”,发达的茶叶生产,促进了饮茶风气大开,同时大大刺激了产茶地区民间文化的兴盛繁荣。历史上郎溪、广德、溧阳三县交界处的茶贸活动就十分活跃。绿茶从这里通过内河航道,源源不断运往苏锡常地区。红火的茶市商贸为古老的茶灯舞提供了一个传播交流的发展机遇。加之吴风楚韵潜移默化的影响,凌笪茶灯舞从唱茶歌到灯、歌、舞相依共存的表演程式也日趋成熟,成为郎溪茶文化中一枝奇葩——“目前我们正在申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孔腊生说。

千年侯村枣花飘香

侯村居家多为侯姓人氏。据史料记载,侯村侯姓是唐代大将军侯君集(唐朝初期将领。贞观四年,改任兵部尚书,检校吏部尚书,实有宰相之职)之后,传至当今已有56世1300多年的历史。她背倚青山,面朝沃野,物产丰饶,果蔬飘香——2011年入选《宣城百村》。1998年,侯村祠堂被列入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入侯村,首先映入眼帘的当属侯村祠堂。它古朴的徽派建筑风韵,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引人注目又气势恢弘,庄严典雅。

“抗战前,侯村气象万千,热闹非凡,仅粉墙青瓦,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多达两百多间。1941年日寇进入该村一把火从西烧到东,大部分古宅化为灰烬,昔日的风采和繁荣毁于一旦。因当日刮的是东北风,只有侯氏宗祠得以幸免,侯村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几经修缮,为郎溪县目前保存最完整、建筑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建筑。”孔腊生对侯村祠堂了如指掌,曾写了不少文章。

祠堂占地1200平方米,祠内雕梁画栋,石雕、砖雕、木雕丰富多彩,层次繁复,生动精美,细细观看真是一种艺术享受。那高低错落的马头墙,排架式挑梁结构,全然徽派建筑风格。后进南、北墙壁上保存四幅完好的彩色花鸟壁画,颇具历史文物价值,壁画年久仍生辉耀彩。天井内左侧有一株二百多岁高龄的珍稀牡丹,高约2米,枝干酋劲,每年四月盛开,飘香摇红,花大如碗,艳丽夺目,清香流溢,引来众多游人观赏。

侯村家家户户屋前屋后有大片的枣林,正是特殊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品质的侯村奶枣。侯村人利用传统的工艺,制作出的蜜枣皮薄肉厚,赭黄透明,迎光可见其核,早在清朝就被奉为贡品,有“金丝琥珀”的美誉。如今,侯村拥有4000余亩珍贵的奶枣林。村里成立了蜜枣专业合作社,带动了近400户村民共同致富。

任何一种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趣”文化凌笪也不例外,无论是千年侯村之古朴、民风民俗之独山茶灯舞还是大千文化园,其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它的与众不同,却又无法复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韵味令人神往。

新闻推荐

郎溪规范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管理

郎溪讯 近年来,郎溪县先后从县直和乡镇有关单位选派180余名党员干部赴非公企业担任党建指导员,指导和帮助企业开展党建活动,为企业解决发展难题。为规范和约束党建指导员的行为,促进他们发挥作...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碰瓷”的背后2013-05-10 20:38
评论:(人文凌笪:打造文化旅游新名片)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