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郎溪县毕桥镇政府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指挥部捧回郎溪县2012-2013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郎川杯”竞赛一等奖奖牌,这是该镇连续两年获得此殊荣。
毕桥镇地处南漪湖畔,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半圩乡镇,易涝易旱,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因此,毕桥镇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千方百计争取项目,多方筹措整合资金。目前,已争取到农委、交通、水务、土管、扶贫、财政奖补等各类项目落地该镇,2012-2013年度全镇农田水利建设总投入累计达到8000万元,是去年建设资金的4倍,再次刷新了该镇农田水利建设规模的历史记录。
在项目实施中,该镇充分发挥“村民主体、政府主导”作用,不断完善了每个项目建设的实施程序,健全了项目建设运行机制,从村民知晓、村民参与、村民监督到村民管理,充分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切实解决了项目实施矛盾多、质量差、管理难等问题。毕桥村长塘村民组要求修建塘坝,但淤泥堆放问题一直没有解决而导致该塘坝迟迟未能修建,于是该村几户村民上访,镇村两级干部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协调矛盾、解决问题,积极发挥村民主体能动性,最终统一了思想,使该塘坝得以建成使用。村民代表们送来了锦旗,表达对党和政府诚挚的感谢。
在具体的谋划、落实中,毕桥镇在村庄建设规划的统领下,按照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和美好乡村建设的要求,围绕“治理团结圩建设优质粮油基地、兴修当家塘坝抗旱保丰收”目标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在调动群众积极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做好水利建设的工程设计、工程预算、工程招投标和资金管理,通过人员、资金的有效保障,机制运行的规范,切实把群众的意愿与党委、政府的决策相统一,扎实地推进该镇农田水利建设达到新高潮。
此外,毕桥镇聚力创新思路,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渠道。通过论证调研、发动群众、整合资金,在毕桥村廖村实施了600亩小区域综合治理试点工程,对三条沟渠、三个塘坝、两个拦水坝、一个污水处理池进行彻底清淤、加固、护坡、平田、修路和建坝,工程总投入58.6万元,村民对于这种彻底的治理非常欢迎,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清除杂树1000余棵,让出20亩农田用于淤泥堆放。经过综合治理,四处横流的污水变清了,流动的浮水变成了灌溉生活用水,无法行走的路也通畅起来,原先易旱易涝的低产田变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新增耕地12亩。
新闻推荐
旌德讯 今年以来,旌德县兴隆乡紧紧围绕“打造森林兴隆,建设美好乡村”目标,积极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着力提升乡村绿化水平,努力营造“让森林走近村庄,让森林环抱村庄”的生态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