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何破解“用地难”?郎溪县在全省率先成功推行地票交易,既保障了项目用地需求,又促进了节约集约用地,在探索市场配置土地资源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用地难,在郎溪县显得尤为突出。近年来,以招商引资为内核的“郎溪现象”引人注目,大招商带动了大发展,但土地资源需求刚性上升与资源供给刚性制约的矛盾日显突出。如何破解“两难”局面?郎溪县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郎溪县地票交易规则》,创新建立了地票交易制度,并于4月3日成功发布了第一期地票交易,公开交易地票12票,面积660亩;成交10票,面积630亩,交易金额3150万元。
据该县国土局工作人员介绍,地票交易程序采取乡镇和开发区结合自身的发展实际对用地需求进行科学预测,预先申请,县政府根据申请情况,确定分批挂牌交易的总量、单票交易面积及方式。同时要求地票竞得的乡镇或开发区在2个月内确定具体地块进行组卷上报,逾期将自动作废,无偿收回,其土地供应方式为土地报批后仍按正常的招拍挂方式供地。
县国土局负责人程禹柏告诉记者:“实施地票交易,可以说达到了三个方面的预期目标,即提高了用地精准程度,加快了项目推进效率,提升了土地利用水平。”在以往,存在土地批而未供、供而未用或低效率使用等情况。实施地票交易后,通过市场来配地,有效避免土地指标闲置问题,实现土地与项目的无缝对接,杜绝了土地批准后等项目甚至无项目的现象。在第一期交易中竞得400余亩地的郎溪经济开发区是用地大户,管委会分管负责人缪赟对记者说:“过去土地报批需要二至三个月时间,土地批准后供地也至少需二至三个月时间甚至更长时间。实施地票交易后,原先供地需办理的可研、立项、规划、环评等环节,可以在地票交易成功后土地报批期间同步进行,项目实施可以提前二至三个月,大大提高了项目的推进效率。”
郎溪县通过实施地票交易,促使用地主体花钱买地票,从经济的角度倒逼乡镇和开发区增强节约集约意识,减少盲目圈地和占地的冲动,同时明确规定对盘活利用闲置土地给予20%的地票奖励,促使乡镇、开发区加大闲置土地的清理盘活力度,进一步提升了土地利用水平。此外,地票交易所得资金全部用于农村土地整治和美好乡村建设,解决了城市建设“缺地”和农村建设“缺钱”的问题,可谓是一举多得。
(本报记者 袁万兵)
新闻推荐
我公司受郎溪县人民法院委托,定于2013年8月14日(星期三)上午10时在本公司拍卖厅举行现场拍卖会。一、拍卖标的:位于宣城市宣州区鳌峰办事处城南居委会后福村友谊路北2号一幢1-2层商住用房(房产建筑面...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