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溪县涛城镇,只要邻里发生纠纷需要化解,大家都会自然而然的想到镇司法所内的“大向调解室”。
说起“大向调解室”,这还得从一个人说起,他就是镇司法所所长向仁忠,“大向调解室”的名字也是因为他而来。
53岁的向仁忠,从事调解工作已有20多年,是全省人民调解能手。由于为人正直,办事公正,敢说真话,在宗族中又辈分较高,在当地有较高威信和一定影响力。平时,当地百姓发生纠纷,都习惯于找他调解,而他也总是乐此不疲,大量的矛盾纠纷都在他的手中得到了化解,特别是最近几年,每年经他手调解的纠纷都不下200起,因此大家都称呼他为“大向”。
正是因为向仁忠调解有一手,涛城镇为了突出他的个人效应,探索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个人调解工作室,旨在更好地利用向仁忠的优势,创新调解模式,更好地发挥调解工作作为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在农村,邻里之间总会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得不可开交,各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今年8月份,70多岁的张老太来到司法所,接过工作人员倒的水,就声泪俱下。原来她与夏老汉1991年再婚,今年3月,夏老汉生病住院,万分着急的她准备拿出结婚时带来的1万元给夏老汉看病,然而老伴却不幸因病去世。这笔婚前所带来的1万元存折却让她与继子女开始了长达数月的争吵。
在了解张老太的情况后,向仁忠找来了老人的继子女,在向他们宣传讲解《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婚姻法》等法律、政策的同时,并语重心长地教育他们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经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张老太的继子女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当场表示愿意接受工作站的调解,这场纠纷最终化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服务群众是大事,群众们有了问题和纠纷来找我们就是他们对调解室信任,我们职责就是把纠纷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给群众们一个满意答复。”向仁忠告诉记者。
在大向的带领下,镇司法所成绩斐然,2013年共受理调解各类纠纷事项38起,其中调解案件34件,另外4起正在调查中,案件成功率达98%。20多年调解生涯,令向仁忠感受颇多,他告诉记者,退休后将继续在“大向调解室”做一名调解员,发挥余热。
新闻推荐
丁绍东在市信访局开门接访本报讯 1月9日上午,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丁绍东在市信访局开门接访,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心贴心解决百姓难题。&nbs...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