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下午,记者慕名来到郎溪县建平镇“荣香瓜果种植家庭农场”。只见47个瓜果大棚一溜儿排开,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晶晶闪亮。撩开瓜果大棚的卷帘门,一片春色,鲜红的草莓星星点点地趴在青绿的叶蔓下,金黄的圣女果花垂挂在藤上……“我一共建了47个大棚,27个大棚种植奶油草莓,7个大棚种圣女果,剩下来的大棚种西瓜。这不,现在正在给瓜棚里耕土,牵埋滴灌管道,准备种西瓜的地儿。”家庭农场主张荣香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道。
2010年,张荣香和丈夫租了33亩农田,办起了“瓜果农场”。当年她投资30多万元,建了40个钢架大棚,种“东方蜜”西瓜、草莓、圣女果,当年纯收入10多万元。2011年春,尝到了甜头的张荣香又租了22亩农田,扩大“瓜果农场”规模。“去年收入60多万元,还不错。今年我的瓜果被县城的三家水果店早早地定下了。山东的、南京的批发商也和我订了合同。今年草莓一个多月就净赚了6万多元,还要卖3个多月呢。”
虽然收成不错,但张荣香赚得都是辛苦钱。她一家吃住在田头,夫妻俩每天早晨5点多钟就起床干活,晚上天不黑不舍得收工。张荣香安顿好孩子、忙完家务活后,常常是深夜。“这47个钢管大棚基本都是我和丈夫搭建的。30斤重的铁杵一砸就是一天,一个洞丈夫砸5下就行了,我要砸10下才行。丈夫心疼我不让我砸,说来不及就请小工搞。可是请人要付工资,用钱的地方多着呢。”张荣香说。
张荣香可不是光知道苦干的人,她也讲究科技种植瓜果。她先后到上海、江苏天目湖、常熟等地学习大棚种植瓜果技术,经常和周围的姐妹们一起探讨、交流大棚种植瓜果经验。她在每个草莓大棚里放一箱蜜蜂,用蜜蜂传粉,西瓜也是人工授粉。张荣香的草莓、大棚西瓜品质好、畅销,是因为她给草莓、西瓜“喂”的是油菜籽饼和农家肥,品种都是国内最好的。“今年1月,我注册了‘荣香\’商标,我的瓜果更让人放心地吃了。”
40岁的张荣香心很大,今年她又流转了45亩田,准备一开春就栽上蓝莓、樱桃等果树,建个自摘园。目前,她正和江苏溧阳一个商家在洽谈,准备购买联动大棚,搞无土栽培,种植仙人掌菜、仙人菜等保健蔬菜。
“这47个瓜果大棚让我流了许多汗,受了许多累,但是也让我挣了钱,在劳动中享受着快乐!”张荣香乐呵呵地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3月3日下午,市委书记姚玉舟深入到郎溪县十字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访调研。不打招呼、没做安排,姚玉舟轻车简从来到十字镇双铺村,入农户、访群众、听民意、察民情。调研结束...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