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时代的博客、QQ空间、人人网,到如今的微博、微信,不断变换网络社交的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丰富的体验。可最近,有不少网友发现,每天随意刷着的微信朋友圈,却总能看到圈子里有人在卖东西。这些在微信朋友圈做生意的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年轻人。
大多网友朋友圈内有“生意人”
媒体时代的通讯工具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当前微信用户已过4亿,其普遍程度大家也有目共睹。如今,除了与朋友聊天外,买衣服、美食、化妆品也在微信上流行起来。
作为新兴购物平台,微信比网络购物更显“私密性”。郎溪县城居民李琴琴是个“微信控”,她介绍:“加微信好友,一般要通过微信号、手机号或者QQ号添加,这样店家发布的商品信息,也往往只有好友才能看到。”
有部智能手机就能做生意,买家通过手机就能买东西,这样的低门槛、低成本的模式正促成微信成长为“草根淘宝”。“微销售”直接在微信朋友圈中展示商品,刷新一次朋友圈,迎面而来的各种衣服、美食、化妆品的图片铺满了整个手机屏幕,买家看上了某件商品,就截图给微信主人留言,询价,买卖意向达成后,依靠快递送货上门。正是这种的经营风险,让“微销售”吸引了不少上班族经商。
公司白领在微信上开创副业
在微信做起朋友的生意,有人称之为这是一种新的电商“朋友销售模式”,郎溪县某公司白领张瑶便是其中之一。张瑶滔滔不绝地说起自己的“生意经”:“说实话,刚开始是想弄点外快,因为工资真的不够花,每个月除去人情、礼节、日常开销就没多少了。”去年1月份开始,张瑶从一个朋友处开辟进货渠道,成为一个分销商,经营范围主要是衣服化妆品类。
“第一笔生意做成的时候,真的好激动。因为像这种虚拟的线上交易,买家摸不到实物,只能根据我发的图片或者是描述来对产品有个初步了解,也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吧,给她算了最低价,就当拉了一个老客户了。”张瑶说。因为这个算是副业,每个月的成交量也就7、8笔。刚开始大家都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不像实体店看得到摸得着,这个只能靠顾客的主观判断和店主推荐,但是交易过的客户,都成了回头客,与此同时,前来咨询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张瑶的微信店目前比较顺利,“就是需要跟客户去解释很多,不过做生意不都是这样吗,要想卖出产品,得先影响客户的情感,让他对产品产生好奇心和信任感,然后就自然而然地促成交易啦。”张瑶自信满满地说。
被朋友“消费”有点伤不起
相比微信里销售商品的朋友,那些“被销售”的朋友心情则五味杂陈。一方面,手机刷微信需要流量;另一方面,碍于朋友的面子,还要“被迫”支持朋友创业。高小姐抱怨的说:“我真服了,朋友圈里都能做生意,微信圈变味了,变成生意圈了,可不可以让彼此之间的朋友关系单纯一点,我把朋友圈里卖东西的朋友们都屏蔽掉了。”
记者采访中发现,虽然大多数市民拥有微信,但在微信圈里买东西的比例并不高。与其他网购不同,微信销售存在着看不到其他买家的评价,没有实体店,没办法保障售后等问题。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在微信上“开店”门槛很低,只需注册一个账号即可。如果买到次品甚至假货,很可能碍于朋友之间的面子而无法维权,即便维权也缺乏相关的交易凭证,最后连朋友也做不成。因此,建议网民对于微信购物这一新兴事物还是要持谨慎态度。
新闻推荐
郎溪讯 郎溪今年在全县开展了第四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评选活动,积极盘活用好现有人才,共有21名同志被授予“拔尖人才”荣誉称号。 &nbs...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