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道出了在外打工父母的无奈与心酸:“我双手搬砖,就没办法抱你;我放下砖,就没法养你”。留守儿童的生存状态,一直以来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做过一个形象比喻:他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而如果要把这大理石雕成一座雕像的话,需要6位雕塑家,排在第一位的雕塑家就是孩子的父母。
父母的远离让留守儿童在成长中产生诸多缺憾。首先在教育方面,得不到及时辅导和督促。其次,没有父母亲陪伴与呵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产生很多心理缺陷,如:自卑感、孤独感等等。再者,低龄留守儿童防范意识和安全保护能力较差,安全问题尤为突出。
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让留守儿童的问题从最大量变成最小量?
郎溪新发镇在探索留守儿童管理新方式上,可以说是跨出了一大步,也给如何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首先是“建立镇村干部联系帮扶春蕾女童机制,一对一资助贫困留守儿童”,从学习上扶“智”,帮助那些上不了学的留守儿童能上学。再者是生活上送“情”,在留守儿童中开展“爱心妈妈”、“爱心姐姐”与留守儿童“结对子”,构筑“亲情墙”。留守儿童最缺的就是“情”,新发镇的这种送“情”方式,就像春风化雨露一样,滋润着当地每个留守儿童几近干涸的情感心田。最后,新发镇还把好留守儿童安全“关”,撑起安全“伞”,这对于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父母来说,无形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新闻推荐
郎溪县交管大队日前来到郎溪二中书法室,给这里练习书法的学生上了一堂主题为“文明交通、安全出行”的安全交通课,学生们结合书法练习书写各类交通警句。 ...
郎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郎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