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郎溪新闻 > 正文

“文化郎溪”建设好戏连台

来源:宣城日报 2015-04-30 00:10   https://www.yybnet.net/

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八,是郎溪县梅渚镇定埠民俗文化村一年一度的降福会。早上7点多,来自24个自然村的近3000名参演者就聚集在村口,他们巡游近10公里,用大小锣鼓、龙灯、腰鼓等诸多形式为沿途村落“降福”。

这是“文化郎溪”图景的一个回放,一个缩影。

1

均衡发展促共享 传承保护济后世

“原先扮演神将的人骑的都是真马,那时候降福会都是在农历8月24日,降福会前几天就要接亲戚来看。”84岁的吕来升老人提前2小时就在等候降福会的队伍,他说现在的降福会参演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很喜欢。

跟降福会一样,郎溪县的“跳五猖”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五猖会”会长、“跳五猖”省级传承人周国平说:“从‘跳五猖\’恢复到现在有20多年了,以前都是一些‘老家伙\’跳,年轻人对‘跳五猖\’一丁点儿兴趣都没有。现在70%以上‘跳五猖\’的青年在外打工,可是只要有表演需要,一个电话,他们就从全国各地赶回来参加演练。”

这些年,郎溪县既注重有效保护、夯实基础,又注意合理利用、发挥效益,不断保护和传承好具有郎溪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如今,傩舞(跳五猖)入选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云舞、大小锣鼓、小马灯、古南丰徽派酿酒技艺越来越受群众喜爱,并都已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徽道东线郎溪段(宋至民国)、建平镇土墩墓群(西周至战国)入选国务院核定公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梅渚镇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梅渚镇、姚村乡姚村村分别荣登“安徽省历史文化名镇”和“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

为了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这个县还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全面启动先进文化引领工程、公共文化惠民工程、精品文艺创优工程、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和城市品牌提升工程“五大工程”建设,奋力打造富有特色、充满活力的“文化郎溪”。制订《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2014-2016)》和《城市文化设施专项规划(2012-2030)》,高标准、高品位规划县文化中心项目,推进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健全、发展均衡、结构合理、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郎溪县还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中国休闲小城”旅游文化月系列活动、郎溪合唱节、郎川大舞台、“郎溪之春”文艺晚会、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系列群众性文化活动,地方特色浓郁的文化活动品牌不断壮大,影响力和知名度持续提升。在此基础上,县域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年产值近4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9%。

2

系统谋划绘蓝图 高点定位彰特色

可喜的变化,得益于郎溪县党委、政府的重视与投入。

秉持“文化提升城市品位,文化引领持续发展”的理念,郎溪县优选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张鸿雁教授领衔的国内一流团队把脉“文化郎溪”建设,历时一年多完成《“大文化郎溪”创新发展战略与行动指南(2012-2016)》的编制。

“根据规划,郎溪以‘九德郎溪、福民为本、双核驱动、有机发展\’为核心理念,在宏观层面上实施‘1249’战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健介绍。郎溪县以“九德文化”为主题,以文化和科技发展驱动为核心,以中心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带、环南漪湖养生文化产业带、伍员山——亭子山文化休闲产业带、南部生态型文化旅游经济带等4个产业带为引领,建设县域9大主题特色乡镇。

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构建6大体系,即文化价值体系、文化资源体系、文化活动体系、文化产业体系、文化设施体系、文化人才体系。实施12大工程,即郎溪形象再造工程、乡镇文化主体化创意工程、文化旅游整合工程、文化产业促进工程、资源挖掘与保护工程、文化场馆扩建工程、文化精品创造工程、文化载体建设工程、文化活动繁荣工程、全民素质提升工程、文化服务网络普惠工程、郎溪人才培育工程和55个具体项目。

基于《尚书·皋陶谟》中“为政九德”之说,2010年,《郎溪城市文化及城市形象概念设计与策划》中首次提出了将郎溪城市文脉与景观创新的总体构思主题定为“仁、义、礼、智、信、静、清、和、善”,即“郎溪九德”。其中,“仁义礼智信”5个字是儒家伦理文化的“五常”,体现了国人传统的处世法则和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静清和善”4个字则体现了国人对理想生存环境的向往。

张健说:“建设‘九德郎溪\’,就是把‘九德\’作为‘文化郎溪\’建设的灵魂,在地域空间上由全县9个乡镇对应进行演绎与发展,将‘九德\’的内涵植入城市建设和人文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此统筹县域主题文化,整合县域空间文化,发展县域产业文化,规范县域行为文化,打造“九德”的主题景观、主题节庆和主题文化产品,着力构建中国文化根柢示范区和创新区。

《非诚勿扰》黄菡来郎溪授课。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小锣鼓)。

3

锻造精神强脊梁 锤炼品行塑形象

校园文化。

第五届郎溪合唱节暨文艺调演。

2013年8月,历经半年多的征集提炼,新时期“郎溪精神”正式出炉。

新时期“郎溪精神”定位语为“川纳百智、崇德尚信、勇于担当、追求卓越”。“川纳百智”是特征,体现了郎溪作为移民城市所具有的开放包容、和谐共存的历史脉络,展示了郎溪在承接产业转移发展中所具有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时代特征;“崇德尚信”是基石,体现了郎溪的“九德”文化内涵和郎溪人民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勇于担当”是态度,体现了新时期郎溪人的精神风貌、工作态度和一种事不避难、敢于负责的工作作风;“追求卓越”是目标,体现了新时期郎溪的工作定位和方向。

新时期“郎溪精神”的出炉,为提升郎溪城市形象和品位、丰富郎溪城市人文内涵、提高郎溪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撑。

为了提升人文素养,该县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启动实施学校教育基础工程、价值导向引领工程、宣传教育普及工程、基层单位实践工程。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道德讲堂等各类道德实践活动、群众性创建活动,持续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引导广大市民自觉践行社会公德、彰显“九德”特色,6人次荣登“中国好人榜”及候选人,县级好人馆——“郎溪好人馆”在省内率先启动建设,征信系统建设全面加快,县域文明道德风尚显著加强。丰富“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全县注册志愿者达1.13万人,志愿服务事业健康蓬勃发展。2009年在全省率先开设县级人文大讲坛——“郎川人文大讲坛”,目前已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举办专题报告会30余场次,全民学习蔚然成风。

潮平风正,自当扬帆起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文化郎溪”建设的大幕正在徐徐开启,“九德”文化根柢的基石将会日益坚固。

新闻推荐

任阗:为老百姓 开通服务“绿色通道”

任阗,作为郎溪县公安局建平中心派出所的一名普通户籍民警,从警十余年来,以清晰的工作思路、创新的工作方式、严格的工作要求,服务于群众,扎根于基层,用忠诚和汗水,诠释了一名普...

郎溪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郎溪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为民生工程把好关2015-05-13 12:45
猜你喜欢:
评论:(“文化郎溪”建设好戏连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