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自去年启动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工作以来,郎溪县深入挖掘和弘扬诗词文化,着力塑造“九德十美”中国休闲小城形象,进一步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去年10月,郎溪成立了申创“中华诗词之乡”工作领导小组,县财政安排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创建工作。县委办、政府办下发了《郎溪县创建“中华诗词之乡”实施意见》,县直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依据实施意见分别制定了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创建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创建步骤、保证措施。
为推进中华诗词“六进”活动,县申创办根据创建要求,召开专门会议,将各部门承担的任务进行责任分解,提出明确工作要求,确保任务的落实。积极开展诗词精品创作活动,姚村乡在全县范围率先成立了第一个乡镇诗词协会“桃园诗社”,随后,十字镇“乐水诗社”、建平镇“若水诗社”等一大批诗词组织在全县应运而生。仅这三个乡镇,己印制了六本诗刊,县诗词学会的会刊《郎川诗苑》第十期正在编辑中。
同时,县直单位和各乡镇积极开展诗教活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诗词文化。此外,县直单位、各乡镇和学校都不同形式地开展和参加了诗词诵读比赛或吟诵大赛等活动。今年三月份,县益华双语学校举办了一次全校师生的诗歌大赛,创作出诗歌近300首,优秀作品在校刊《蒲公英》上作专版刊出,影响很大。县诗词学会除了积极发展会员,不断壮大队伍和提高素质。今年已组织会员到乡镇采风三次。近三年来,先后为石佛山、伍牙山、南漪湖、部分生态园、山庄、公园以及八个示范新农村和两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创作过二百多篇诗词联赋。
(本报记者 利成志)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记者在郎溪县凌笪乡独山村看到,一台联合收割机正在村民周能元5亩多田里收割杂交水稻。随着轰鸣的机器声,不到2小时就完成周能元家的收割任务。目前,该县水...
郎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郎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