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讯(汪孝菲 文/图)“‘小马灯\’的主要特点就是鲜活灵动,你们要踩着鼓点跳起来……”近日,在郎溪县梅渚初级中学操场上,20多名中学生在“非遗”传承人吕贵宝的指导下,正在学跳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小马灯。这是梅渚镇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一次成功尝试。
“我过年的时候跟爸爸一起去看过小马灯的表演,当时就觉得好玩。现在,我们在学校里学跳小马灯,还知道了它是我们这里特有的民俗文化,感到很自豪!”梅渚初级中学七年级(4)班学生卢颜告诉笔者。为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民俗的魅力,该镇邀请专业舞蹈老师对传统小马灯表演重新进行舞蹈编排,将其与现代舞、街舞等表演形式和音乐融合在一起。11月30日,该镇融入“小马灯”表演的舞蹈节目《多彩的课下》,在郎溪县第六届合唱节暨文艺调演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和优秀创作奖。随后几天,这个节目又走进大梁村农民文化乐园表演,深深震撼了现场观众。
据梅渚镇副镇长赵鹏介绍,该镇文化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1项、省级“非遗”3项,省级“非遗”传习所1处,省级“非遗”传承人6人。为进一步推动当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当地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特别是2009年该镇民间文化艺术推进会的成立,成为当地“非遗”文化传承弘扬的重要推手和载体。
“这些传统民俗艺术历来是口口相传,没有文字记载。我们一方面通过走访老艺人、邀请民俗专家研究等方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进一步恢复其原生态的形式和内容;另一方面,将传统文化与美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等结合起来,通过创新,推动‘非遗\’持续传承与发展。”该镇文广站站长程寨军告诉笔者。
在梅渚镇省级旅游示范村高塘村,笔者看到一座长15米、宽8米的民俗大舞台已经建设完成。这是该镇结合乡村旅游、推进“非遗”文化进美好乡村的又一尝试。“现在,我们正在积极筹划定期邀请‘跳五猖\’‘小马灯\’等登台表演,让游客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我们梅渚特有的民俗文化。”梅渚梅花生态园负责人戴启兵如是说。
新闻推荐
郎溪讯(杨欢)春节将至,为了加强对安置帮教人员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掌握安置帮教人员动态,郎溪县十字司法所近期对辖区内安置帮教人员开展节前走访教育工作。 &n...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