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市关工委获悉,“十二五”期间,宣城市关工委抓住教育引导关爱青少年的重点,开展系列活动,发展关工组织,扩展“五老”队伍,工作提质提效,取得喜人的成果。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5年来,市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通过征文、演讲、主题班会等活动,面向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和主题实践活动。为提升教育效果,注重教育阵地和教育基地建设,五年共建立思想道德教育报告团221个,报告员1000余人。
以青少年法制教育为重点,参与社会治理。通过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法律知识竞赛、“零犯罪”学校等活动,增强青少年法制意识。全市209所小学、112所初中、38所高中(中职)全部开展了普法教育活动,共建立关爱工作团、法制教育团245个。近4000名“五老”作法制报告70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1万人次;近3000名“五老”参与帮教失足失范青少年1300余名。宣城市“五老”人员受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总结表彰大会表彰,郎溪县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
以“双创建”为抓手,努力推进关工组织建设。市关工委在基层组织建设中狠抓关工先进村(社区)和“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创建关工先进村(社区)575个,创建“五好”关工委192个。制定《市直单位关工委工作细则》,市直单位共建立近80个关工委,县直单位建立了249个关工委,活动开展丰富多彩。此外,逐步完善了民企关工委的工作机制,目前全市已有385家民营企业建立关工委,占规模以上民企一半以上。
以办实事为要务,全力弘扬关爱新风。5年来,市关工委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发现典型,以典型为抓手,全力弘扬关爱新风。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如关爱留守儿童的王直助教中心,退休后致力育子教育的魏化祥等。同时,措施得力,帮教到位,近年来市区480名被帮教对象,改好数达318人,其中51人光荣入了党、团组织,21人被选拔到村“两委”工作,18人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五年来全市关爱留守儿童16万余人次,其中结对帮扶5万余人,参与关爱会员5万余人,扶助贫困学生数2万余人。(本报记者 齐雯雯)
新闻推荐
站在郎溪县建平镇南山村坡上的这个水塘边,胡永宝看着面前“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满意地点了点头。身为南山村枫树宕村民组组长,这满塘水可算了却了他的一桩心事...
郎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郎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