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郎溪县建平镇文昌村有位“拼命三娘”,村民们都说她有股拼劲、快人快语、爱帮助人,她就是郎溪县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赵春霞,一个“外来”的女强人。
1968年,赵春霞出生在黑龙江省大庆市一个普通铁路职工家庭,天资聪颖的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一份薪酬不菲的工作。2008年初,她放弃了黑龙江大庆市的都市生活,嫁到郎溪县建平镇,并运用自己所学的种植大棚蔬菜知识,实现她一直以来的“创业梦”。
“外嫁创业”虚心学习
3月4日上午,郎溪县新发镇皮带厂和服装厂的采购人员来到了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工厂食堂采购新鲜蔬菜。虽然这两天赵春霞身体有些不适,但是她还是忙碌着。她告诉记者:“每天上午,都有来批发蔬菜的。”
赵春霞基地生产的蔬菜不愁销路,周边城市的蔬菜供应商冲着市场对无公害、纯绿色蔬菜的需求,直接到她基地来提货。赵春霞介绍:“我们还与超市、学校等对接,为他们配送蔬菜。”3月7日下午,基地还要送一批蔬菜去郎溪县配送中心,然后由配送中心发往郎溪的学校食堂。
从2008年赵春霞打理婆家6亩承包农田开始,转眼8年过去了。回忆刚来郎溪时创业的情景,赵春霞历历在目:“嫁过来后,发觉婆家循环种着水稻和油菜不能很好的发挥经济效益,于是,我选择了种植葡萄和反季节蔬菜。”
南方与北方的土壤、气候均不相同,种好反季节蔬菜存在相当大的难度。但赵春霞有自己的办法,实施过程中,她一边就近虚心向县内有大棚种植经验的能人学习,一边通过电话向专家教授请教。
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品种葡萄长势喜人、反季节蔬菜茬茬丰收。到2009年上半年,一年多时间,赵春霞仅种植的反季节蔬菜一项,就创下4万余元的收入;同时,赵春霞也积累了丰富的反季节蔬菜种植经验。
“二次创业”敢为人先
2009年6月,正当她的事业蒸蒸日上时,郎溪城市发展修建建平大道公路,将徐湾村民组农田和整个村庄征用,拆迁使赵春霞的种植事业被迫中断。
当时赵春霞种植反季节蔬菜在县里已经有了一定的名气,县农委蔬菜办十分关注,在拆迁的第一时间,帮她找到了新的发展地点,介绍她在新发镇新发村孙家荡村民组承包了50亩土地,并且30年不变。
条件具备了,说干就干,赵春霞聘请了10名员工、2名专业技术人员,投资50万元,建成了蔬菜大棚20亩、购买了果木苗、建造了办公、员工住宿用房和仓库,成立了“瑞丰蔬果种植有限公司”。
这次异地再创业对赵春霞来说是一次考验,她给了自己一个定位——不断做大做强。在反季节蔬菜种植上,购置了滴灌、喷灌设备。赵春霞敢为人先,引进了简易式有基质无土栽培先进技术进行创新,不用农药、化肥,减少蔬菜中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目前这项创新技术已大面积使用,令同行羡慕不已。
有付出就会有回报,赵春霞又一次成功了,创下了年产蔬菜50多万斤、年产值50余万元的记录。
“带动众创”共同致富
赵春霞是一个有着创新理念的知识女性,她说:“创业路上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鼓励,我一定要时刻不忘回报社会”。
几年来,赵春霞在自己基地周边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女性搞起了大棚蔬菜种植,免费对她们进行培训、无偿为她们提供技术服务,带动她们共同致富。2012年初,赵春霞吸纳了50多户面积规模在10亩左右的女性种植户,投资入股180万元,申请注册了“郎溪县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章程》成立了理事会,在第一届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她全票当选为理事长。
当选讲话时她表示:“合作社的宗旨就是守法经营,会员互利共赢,享受产供销全程服务。”
赵春霞的好姐妹谢玉兰原来种了6亩多大棚蔬菜,可是由于技术不行,找不到好的销路,每年几乎挣不到钱。正当谢玉兰要打退堂鼓时,赵春霞主动上门,到蔬菜大棚跟她一起找原因,并且帮助她销售。谢玉兰说:“是霞姐帮助我富了起来。”
如今的瑞丰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已达到600多亩,其中蔬菜种植近400亩,桃树、西瓜等种植200多亩,她的蔬果基地被命名为“宣城市巾帼科技示范基地”。当记者询问合作社去年产值时,赵春霞笑着答道:“年产值我们没有算过,保守的说,我们普通种植亩均收入2000元以上,大棚种植亩均收入约8000元。”8年的时间,赵春霞从从未涉及到的领域开始创业,到现在的做大做强,发展速度之快,产品质量之好,产品销路之活,同行都为之赞叹。
新闻推荐
郎溪讯 近段时间,郎溪县新发镇紧紧抓住春节前后计生工作的好时机,切实做好入户工作。一是以春节为契机,通过宣传栏、公开栏、入户发放宣传册...
郎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郎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