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宣州区沈村镇曹村的新科养猪专业合作社养猪场,令人诧异的是,没有闻到丝毫令人作呕的臭气,更没有看到泔水横流的肮脏场景,倒是处处显露出空气清新、鸟语花香的田园景象。“你看,我们的养猪场不脏不臭,主要是因为采用了 ‘发酵床\’的新技术。 ”新科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吴卫国告诉记者。
在一间猪舍前,吴卫国示意记者往里面看看。只见宽敞明亮的标准化猪舍里,几十头猪或躺或立,有的吃食,有的撒欢,在它们身下是一层厚厚的黑褐色的物质。 “这就是‘发酵床\’,是将我们当地的香菇废棒碾碎和菌种混合而成。猪在 ‘床垫\’上吃喝拉撒,排泄物很快被‘床\’里的微生物分解掉,没有任何气味和污染外泄。 ”同行的宣城市农委农村经营管理科负责人万国平介绍说,香菇废棒以前只能烧掉,通过废物利用,变成“环保床垫”,真是不可思议。
这种生态养殖模式成本不高,而且省工省时。 “走,去看看我们第一个搞‘发酵床\’技术的养猪户。吴卫国兴致勃勃地说。顺着一段新修的“村村通”公路驱车十多分钟,记者一行来到宣城市清香畜业有限公司,几幢蓝色外墙建筑掩映在绿树翠竹之间,45岁的公司负责人黄大传笑容可掬地迎上来介绍说:“我们是市级标准化禽畜养殖示范小区,去年农业部门还补贴我们20万元呢。 ”指着环境清幽的养殖场,黄大传有些得意,去年通过采取“发酵床”、水帘降温等生态养殖技术,他的“生态猪”供不应求,1400头猪赚了80万元!
走进猪舍,只见数千平方米的空间被隔成七八间,每间养猪三四十头,饲养员祈兵正在忙着给猪喂食,前前后后只有他一个人忙活。“我们用的这个‘发酵床\’技术,不需要每天清理粪便,只要隔三五天翻松一下垫料,促进发酵菌生长就行了,我一个人就能看养400多头猪。 ”祈兵告诉记者,传统养殖方法一个人只能看170头左右,现在效率大大提高。
“这种生态养殖方法节省人力,垫料还是上等的有机肥,这不,我这肥料都有好多果农、茶农抢着想要呢,价格好说。 ”黄大传乐呵呵地说。由于成本低、效率高,黄大传今年准备扩大养猪规模,将现有的3000平方米猪舍扩建到5000平方米。
吴卫国告诉记者,目前合作社有300多名社员,养殖500头以上生猪的社员达到55户,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通过采用这种新技术,每年减少污染排放近2万吨。
(张敬波)
新闻推荐
“安徽农金”针对大学毕业还贷困难者出台新措施助学贷款还不起可延期
办理助学贷款时申请的期限只有5年,到期后无力偿还怎么办?没有关系,在农村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办理的,可以申请贷款展期,最长可延期至14年! 8月8日,记者从省联社获悉,针对部分生源地助学贷款期限过短、借款...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