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合肥市商务局挂职6个多月,认真研究商务政策,积极参与各类调研,认真学习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推进机制,深有体会。
主要体会
一是在招引项目上,突出政策的导向作用。合肥市出台了《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51条,设立了会展业、早餐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三绿工程、市场整规等财政专项资金,有力地促进了商贸业的发展。在服务业政策引导下,2011年合肥14个大型商业设施相继开业,在建的信地广场、置地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投资总额均在40亿元以上。
二是在抢抓机遇上,突出超前性和主动性。合肥市商务局经常组织相关处室在一起梳理和研判经济形势和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合肥带来的机遇,超前谋划,形成书面材料,送市委政府参考;根据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和旧城改造谋划了电子商务产业园、大市场、中央商务区、物流园区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为全市招商提供参考。
三是在部门和内部协作上,注重实效。参加合肥市涉及商务方面的各类协调会,感觉部门协作比较顺畅。合肥市商务局每年对《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进行修订与完善,以利实施起来更协调。
四是在规范化管理上,引入竞争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合肥市商务局在行政审批中引入招标机制,实行项目审核责任制,提高了项目质量。
几点建议
借鉴合肥市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对照宣城市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总目标,建议宣城市在发展商贸服务上,以“政策促动、规划引领、骨干培育、工程推进”为重点,着力扩总量、提质量、优结构、上档次,全面提升商贸服务业的竞争力、集聚力和辐射力,不断推动现代服务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政策促动,出台6大服务业扶持政策。在认真贯彻国家、省有关搞活流通、扩大消费政策的同时,结合市情,出台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政策,对投资发展商贸、餐饮、物流、家政、服务外包、电子商务等项目的企业分别给予奖励等政策。强化服务业领导组及相关机构职能,建立重点项目的协调机制和联系制度以及商业项目资料库,加强跟踪、统计、指导和服务。
规划牵动,打造6大服务业集聚区。坚持超前谋划的指导思想,加强规划引导,优化网点布局,引导各类市场主体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结合城市建设,着力打造现代物流园、文化产业园、商业特色街区、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服务业集聚区,逐步形成层次清晰、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群。大力引进大体量、层次高、国际化、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新型业态,促进商业总量增长和品位提高,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骨干带动,发展6大新型业态。按照“发展大商贸、搞活大流通、建设大市场、构筑大商圈”的思路,加快推进老城区商业网点的升级换代,推进宣城市传统商贸服务业改造升级与完善功能,培育新兴消费热点、提升消费档次和品位,促进城乡消费增长。统筹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城乡商贸服务中心、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特许经营等流通业态。着力打造集商贸、旅游、购物、餐饮、文化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商业服务综合体,在引进国内外连锁品牌的同时,支持本土连锁企业加快改造与发展。
项目驱动,推进6大商贸工程。大力推进标准化菜场改造、再生资源回收、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农超对接”、“早餐工程”等项目建设。组织开展“购物促销节”等活动,促进消费。加强流通领域诚信体系建设,强化市场监管,实施多部门联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市场整治,严厉打击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各种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进一步适应环境监察工作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断提升环境监察执法队伍能力和水平,市环保局从四个方面加强环境监察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