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宣城市以“三项工程”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建立综合信息员队伍,落实网格化管理。有机整合综治、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员、协管员,把好入口关;网格责任区内具体事务明确专人负责,相邻的责任区实行AB岗,将考核奖惩与网格化管理落实情况挂钩,实行绩效考核;根据社区信息员工作内容和工作需要,开展业务培训,提升能力;将信息员的报酬兑现纳入县市区、城关镇(街道)两级财政预算,落实经费保障。今年,全市财政投入300多万元用于支付信息员工作报酬。
启动城市生活e站,打造居民新生活。2011年启动城市生活e站建设。目前,宣州区西林街道九同社区已顺利通过省评估验收。为进一步推动此项工作,宣城市将城市生活e站建设列入2013年对县市区考核加分项目。要求精心选址,将城市生活e站建在居民小区内,便于活动开展有人气;按照2+N模式设置功能区,进行谋划布局,做好室内温馨布置;从卫生、公安、教育等部门以及社会招募有专业知识且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九同社区城市生活e站自投入使用以来,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搭建统筹服务平台,提供均等化待遇。建立统筹协调机制,落实综合治理机制,出台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与常住人口同等待遇,务工就业同工同酬,在经商、创业时优先优惠的政策;强化公共服务网络建设,以流动人口药具可及性为目标,在城区以社区为依托,实行多渠道、多形式的药具供应方式,将流入人口家庭同步纳入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范畴。(王静)
新闻推荐
02 程泽芬,女,1976年10月出生,一名尚在待业的药剂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的骨干会员,宣城市红十字会注册志愿者。先后三次自费前往灾区参与抗震救灾。程泽芬和同样有爱...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