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精神,在这里彰显……

来源:宣城日报 2012-11-28 21:45   https://www.yybnet.net/

这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工程。一个地级市的教育主管部门,却作为业主单位,承担起了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校区创建任务,这在全国都属于罕见。而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市教体局与各部门、各单位密切合作、奋力拼搏,殚精竭虑地申报、团结拼搏地建设、满腔热忱地迎新,实现了一年申报、一年建成一期校园招生的目标,圆了280万宣城人三十年来的大学梦。

这是一个彰显精神的工程。回顾市教体局在整个合工大宣城校区创建工程的点点滴滴,申报、建设、迎新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期,一个个鲜活的人,一件件感人的事不断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也正是这些人和事,最好地彰显了“创新、拼搏、合作、奉献”的“宣城精神”。

申报:殚精竭虑图破壁

办一所本科院校,一直都是宣城人的梦。但仅仅依靠宣城的力量独自建一所本科重点高校何其艰难!从全国高校政策及发展来看,近年来已经基本不批准建设新的高校。

一线转机出现在2010年。当年1月国务院批准的《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明确提出:鼓励国内高校到示范区联合办学、兴办分校或独立学院。这为宣城市创建高校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指导方向。此时,合肥工业大学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正在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视这一难得的机遇,主动提出邀请合工大来宣创办校区。但一所本科高校如何办?该有哪些手续?该如何与合工大方面联系?种种问题,都成为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道“坎”。为此市教体局主动作为,积极与省教育厅联系,邀请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梁祥君来市教体局挂职副局长,专门从事本科高校的筹建工作。

“来到敬亭山下,我就深感肩头责任重大。为能够给宣城市引进优质高校资源,我怀着满腔热情走向岗位,努力工作,不是尽力而为,而是全力以赴。”在合工大宣城校区建设亲历记中,梁祥君这么写道。

一个月后的7月6日,现任市教体局高校办负责人的肖亚平也被抽调到了市高校办,成为了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此时的高校办仅仅两个人。牵线搭桥,出谋划策,虽是两个人,但是该干的事情一点都没有少干,市校之间的沟通任务,基本都压在了他们两个人身上。

但争取的时候才发现竞争是如此激励?此时省内多个地市都向合工大伸出了“橄榄枝”——提出各种优惠条件,邀请合工大前去办学。宣城在这些城市中并没有任何优势。面对激励竞争,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果断提出了“交钥匙”工程的创举,即:宣城市在高教园区划出土地,建好新校区,然后无偿交给合工大使用,合工大负责办好学校。也正是这一创举,使得宣城市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吸引了合工大的目光。

2010年7月29日,在宣城市的积极争取下,合工大主要领导来宣考察洽谈,并与宣城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确定市校合作内容之一便是,合工大在宣城创建新校区。

合作签订仅仅才是开始。今后的合作如何开展?校区如何申报?如何建设?都成为迫不及待的任务。8月23日至25日,宣城市、合工大联合组成考察团,赴山东威海考察学习。也正是这次考察中,考察团真切的感受到了两所本科院校给威海带来的巨大提升,也更加坚定了宣城市创办高校的决心。肖亚平清楚的记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考察结束时斩钉截铁的说:“回去就算砸锅卖铁,也要把大学办起来。”

但大学并不是想办就能办,教育部的批准成为决定创建成败与否的关键。

合作协议签订之后,梁祥君和肖亚平就立即开始了各种材料的准备工作。在他们及各有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大力配合下,8月20日凌晨,14页的《创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背景、意义,紧迫性、必要性》这一基础性的材料定稿;8月30日,《宣城市、合工大赴威海联合考察报告》定稿;9月11日起草好宣城市正式向省政府报送的《关于共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的请示》的文件;10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宣城)评审报告》;18日合工大报教育部的《关于合肥工业大学和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建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的请示》定稿……

“文件撰写中,各个部门都是无条件的提供帮助,经常是我一个小办事员召集市直各主要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了解相关数据,讨论如何撰写材料。有的文件甚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与撰写。”回忆这些文件的诞生,肖亚平感慨地说。这些文件每一份都经过反复推敲、增删无数,不知道有多少人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申报仅仅停留在材料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获得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成了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合肥工业大学的“常客”,而作为最了解具体情况的部门,市教体局在每次汇报工作时都会参与其中、冲锋在前,前期材料的组织、会务的安排、情况汇报、后勤的保障,都少不了梁祥君、肖亚平等市教体局工作人员的身影。

辛勤付出终于得到了丰硕的回报。2011年12月2日,教育部批复:同意合肥工业大学在安徽省和宣城市的支持下,在宣城选址建设新校区。消息传来,全市上下,尤其是整个市教体系统的干部职工无不欢欣鼓舞。但在高兴的同时,另一个重担又接踵而来,那就是即将到来的校区建设!(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国务院批准每年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

2012年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12月2日确定为“全国交通安全日”。这一举措对促进道路安全畅通、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将产生深远影响。确定12月2日为“全国交通安全日”,主...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精神,在这里彰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