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市直各单位班子成员和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会议,就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进行动员部署。这是宣城市最近以来继党政代表团赴宿迁考察学习后,又一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会上,没有领导讲稿,只有一份沉甸甸的《2012宣城市投资环境调查表》发到与会者的手上。让人触目惊心的问题数据、市委市府主要领导发自肺腑的话语,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真真切切地感到,投资发展环境是第一竞争力,打造第一竞争力必须“从我做起”。
打造“第一竞争力”,必须切实认清目前我们面临的投资发展环境。调查表明,宣城市的投资发展环境总体是好的,近百分之七十的企业对当地的投资发展环境是满意或很满意的,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在服务外来投资、营造良好环境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必须清醒看到,企业和投资者不满意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有的还很严重。当前政府部门中审批环节多效率低、政务不公开不规范、多头频繁检查、执法粗暴态度生硬、乱摊派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令企业心生畏惧;贷款难、用工难、用地难、用电难、税费重、施工难及中介服务不规范等一些经营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令企业无可奈何;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尤其是那些手握行政权、审批权、检查权等大权在握的少数部门的不规范行政、垄断行为及胡作为乱作为的问题同样令企业叫苦不迭。如果这些问题再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再不采取强力举措加以解决,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就无从谈起,打造“第一竞争力”更是一句空话。
打造“第一竞争力”,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敢于触及灵魂。改善和优化投资发展环境,既要真找问题、又要敢于解决问题。审批环节多、效率低是最受企业诟病的一个突出问题,当前全市共有各类行政审批项目480多项,市委市政府提出要减少到200项以内。减少审批项目,下放行政审批权,必然涉及到利益调整,也必然涉及上级要求和地方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舍不得现有利益不行,没有发展的大局观同样不行。在部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选择中,在协调行业要求和地方发展诉求中,我们必须做出符合人民愿望、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符合满足“第一竞争力”要素要求的正确选择。而这样的选择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不行,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勇气不行,没有服务地方发展大局的态度更不行。
打造“第一竞争力”,必须拿出切实措施强力推进。当前我们所要做的首要事情就是在全体干部中再动员、再部署,把优化投资发展环境作为第一要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重中之中。要使每一个同志都明白,宣城的发展离不开招商引资,离不开来宣城投资兴业的企业家。真正把投资者当亲人,把破坏投资环境的人当仇人。其次,要认真梳理、排查行政审批事项,该减免的减免,该下放的下放,并在媒体上公布,接受人民群众和企业的监督。第三,要主动作为、良好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都要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使尽千方百计、排除千难万险,向上争取支持,努力为企业解决贷款难、用地难、用电难、用工难、施工难,降低企业税负,规范中介服务,用真心感动企业,用真情留下企业,用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让他们想进来、会留下、能发财、真发展。
打造“第一竞争力”,刻不容缓!让我们马上就做!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 12月23日上午,市科协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会议通过了选举办法,选举了市科协第三届委员会常委、副主席、主席。市委副书记王章来到会讲话,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明作有关候选人建议...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