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随着9月份的到来,那些已离校的毕业生有的已开始了工作,而一些尚未落实工作的毕业生,难免带着些许失落和迷茫奔波在招聘会的现场。
“只要主动关注相关就业扶持政策,走出封闭的自我、主动融入社会,就业其实并非那么难。”——记者近日走访了几位已经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就业经,同时走访了相关部门,了解了宣城市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所采取的政策和提供的服务,或许能给那些还在寻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们一些启发。
大学生就业存在哪些困难
据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世和介绍,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首先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严峻。宣城市生源高校毕业生也保持着逐年递增的趋势,近2年来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6523人。其中,今年达到了13837人。加之毕业生学历不断提高,本科、专科学历较为普遍,造成就业难度加大。
其次,虽然每年有安排一定数量的机关事业单位岗位吸纳大学生就业,加上“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服务基层项目,解决了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岗位设置的数量与每年大学毕业生的数量相比十分有限,而且这些项目招聘时对生源地和籍贯等要求相对宽松,解决本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空间有限。
此外,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也有一定问题。由于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不考虑自身实际条件而过高的要求工资、福利待遇,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有的大学生毕业后还片面追求工作环境,只想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意去企业发展和自主创业;同时,大多数高校毕业生缺乏创业经验和创业资金,创业的积极性不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
见习岗位获取求职经验
9月26日上午9点,在宣城市人才市场,毕业于合肥市三联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吴秀秀已开始在自己的岗位上忙碌了。据吴秀秀介绍:“我毕业之前在合肥实习过一段时间,但对那个环境不怎么适应,拿到毕业证书后我就回到家乡宣城,在家乡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岗位。这不,看到人才市场有见习的机会,就赶紧报了名,并被录取了。”如今,吴秀秀在人才市场的企业拓展岗位见习,工作内容是与招聘企业联络、准备招聘会展位、书写招聘海报、现场引导等。
“这孩子刚来的时候还有点害羞,经过这段时间的工作,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与人交往上都比原来成熟多了。”市人才交流中心副主任吴强告诉记者,一些大学毕业生由于在人际交往上有些内向,不愿意或者不敢和社会接触,这样往往会导致就业机会的丧失,通过给就业困难人员提供见习岗位,可以有效地在他们的求职路上“推一把”。
据了解,2012年以来,市人社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积极组织近2年内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见习期满经鉴定合格后发放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选用毕业生的重要依据;同时,逐年提高就业见习生活补助标准。目前,宣城市就业见习补助标准为每人每月不低于1000元,由财政和见习单位各承担50%,2012年全市累计接收873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自主创业解决就业难题
9月27日下午,城南菜场附近灌篮体育用品店店主汪伟军正忙着接待顾客,并抽空告诉记者:“去年7月份,我回宣城后准备了2个月,开起了这家店,目前主要通过淘宝店和实体店相结合的方式营销,目前,店面的运转情况不错,实体店能够保障店面房租和人员开支,而网络店铺的收入就是纯利润了。”
2年前,在长春大学学习物流专业的王伟军毕业后,在上海一家物流公司找到了工作,“那时候一个月工资4000元左右,除掉房租和吃饭,基本没什么钱了,月月都是月光族”。困惑中的汪伟军想起了大学时候就做过淘宝销售篮球鞋生意,虽然那时候一个月只有2000多元的收入,如果把这个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回家开个实体店,应该是不错的选择。于是,去年7月份汪伟军辞职回到了宣城,随后盘下了现在的这个店面。由于没有实体店销售经验,汪伟军参加了人社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班。“是培训班教会了我风险控制意识以及前期预算的投入,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同时,还在人社部门的帮扶下,获得10万元的大学生自主创业贷款,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
据了解,近年来人社等部门组织开展了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并积极提供政策咨询、项目开发、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开业指导、跟踪辅助等“一条龙”服务。2012年,宣城市共对888名高校毕业生进行了免费创业培训,并向高校毕业生推介了80多个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易掌握的创业项目,激发了高校毕业生的创业热情,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宣城市还对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并将贷款额度提高至10万元,以便高校毕业生更好地实现创业就业。2012年,宣城市共为大学生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100多万元。
帮扶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有政策
记者从市人社局获悉,宣城市下一步将从加强校企对接、加大就业帮扶以及提供高效服务等多个方面,加大本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的支持力度帮助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
由于宣城市处于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目前,宣城市人社部门已着手组织本市一些效益较好的企业走进高校举办人才引进招聘会,宣传企业、招揽人才。同时,宣城市还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创造条件,更多地吸纳有技术专长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充分发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科技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作用。
在利用高校毕业生信息平台方面,市人社部门还将开展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直报工作,及时上报汇总各区县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数据信息,对全部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管理,实行一对一的帮扶服务,确保全部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此外,市人社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市、县两级公共就业人才机构服务建设力度,特别是高校毕业生服务窗口功能建设,开通宣城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手机短信平台,定期发送就业创业政策和公共就业人才招聘信息。对于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可以免收行政事业性收费,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和创业经营场所安排等扶持政策,对于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的也将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并为高校毕业生创业提供指导和贷款等服务。
新闻推荐
市第六小学讯(小记者站 王世佺 文/图)新学期开学以来,市第六小学结合上级有关要求,进一步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提升学生文明素质,并通过广大学生带动家长讲文明、树新风,提高市民的...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