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看到一份对生活有用的报纸
☆读者 李慧(25岁公司职员)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已经可以更快更简单的获取各种信息。所以,我并不指望晨刊能将世界万象告诉我,我对它的要求只有两个字——有用。我希望翻开晨刊,能看到这样的信息:很多上班族都喜欢用咖啡来提神,但是经常喝咖啡好不好,一天喝几杯为最佳?月薪3000元的普通白领,应该怎样理财?寒冬来临,今年市场上有没有注水牛羊肉?哪里的房子价格便宜,周边环境如何,升值前景怎样,离超市和幼儿园距离近不近?雾霾到底对身体有没有害,应该怎样应对……
另外,我也希望能在晨刊上看到本地的一些趣闻,它可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谈资。 (本报记者 张玉荣)
多用标题新闻
☆读者 胡蝶(11岁 在校学生、宣城小记者)
《皖南晨刊》可以多刊登一些贴近市民生活新闻资讯,或吸人眼球、影响力大的当地新闻及娱乐资讯。建议,多用标题新闻,通过对相关新闻处理,做一个新颖的大标题,再设定几个小标题,让读者一目了然。
总之,《皖南晨刊》是我成长中常伴常读的一份本地报纸,谢谢办报的叔叔阿姨们。
(本报记者 汪鸣)
版面要简约且有可读性
☆读者 康健(30岁公务员)
一张“好看的报纸”是由好看的报纸版面组成的,而好看的版面又离不开好看的版式设计。个人认为《皖南晨刊》的版式有特点,但缺乏时尚气息。建议改版先从改变封面开始,将报头居中,取消报眼广告,或者改成每日天气预报。照片放大居中,导读可以放在图片上下的位置。导读数量不一定要固定,每天找两三条最有分量、最吸引人的新闻做导读即可。其他版面版式应该统一,现在有的花哨、有的简单,有的挤,有的空,建议模仿《三湘都市报》、《现代快报》等报纸版式。另外,我认为晨刊的栏目设置有点过多,标志过多。希望看到简约且有可读性的版面。
(本报记者 张玉荣)
新闻推荐
马宝宣最早听说所住小区将要拆迁的消息,已是两年前的事。因为家住宛溪河畔的江滨路,这位48岁的居民,自从2011年5月18日宛溪河二期整治工程举行启动仪式后,两年来十分关注这项工程的进展。“我们小区...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