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童年
9月10日中午11时许,记者在市烟草公司门前遇到了来自内蒙的小伙姚建国,刚刚从芜湖县走到宣城的他正坐在路边休息。虽然从早晨5点起床出发,一直走到中午11点多,但是他看起来并不疲惫,和记者交谈也显得神采奕奕。
姚建国出生在内蒙古的一个小镇上,5岁的时候,因为邻居酒后将啤酒杯砸在了他的眼睛上,他永远的失去了左眼。这场变故让条件本来就一般的家庭变得一贫如洗,父母靠在农场打工养活她们姐妹三人。
“小时候母亲背着大麻袋,拖着病腿,走几十里路,去捡别人家不要的小玉米,回家煮给我们填饱肚子。”谈起儿时生活,姚建国神情有一丝忧伤。虽然他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读完了小学,但是为了不再增加家庭的负担,他选择了辍学后到大连打工。
创业遇挫
从水产工人,再到水手,通过自己的努力,他又自学了潜水,到深海捕捞野生海参赚钱。靠着这门手艺,他拉起了一个40多人的潜水队伍,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赚钱之后,他在“朋友”的劝说下做起了海参贸易的生意,结果1年多积累下的财富,在短短几个月内就因拖欠货款,被骗完了。
沉寂了半年多之后,姚建国再次振作起来,从海参生产地向海参加工地发货,经过1年多的努力,他不但成立了自己的水产贸易公司,还在内蒙承包了数千亩的牧场。就在他准备兴建工厂深加工的时候,结果他的“合作伙伴”却带着建厂的钱消失的无影无踪。为了维持事业的发展,他开始出卖自己的草场和马匹换取流动资金,但是接下来的一场严重车祸,加之合作伙伴的欺骗行为,将他打入了谷底。
徒步中国
曾经的辉煌已经过去,最信任的朋友成为了最先背叛的人。痛苦和迷茫让姚建国一度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在做潜水员的时候,他带着潜水队伍跑遍了中国沿海的各个城市,之后做海参贸易的时候,他一度萌发过骑马走遍全国的想法。虽然人脉还在,在大连的码头上,他仍然是鼎鼎有名的“海参哥”。但是被“朋友”欺骗,被“合作伙伴”卷款,让他意识到,在下一次创业之前,他必须要让自己的心静下来,仔细梳理自己的过往,总结前几次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找回自己的自信。
2013年7月底,姚建国以8500元的价格卖掉了他在呼伦贝尔最后也是自己最喜欢的那匹白马。背着厚重的背包上路了。他准备从草原出发,环游全国,一路总结得失,播种希望。
从呼伦贝尔出发之后,他一次穿越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浙江,最后在杭州花完了盘缠。他从杭州回到大连,继续下海捕捞海参,积攒了数千元资金后,他今年6月再次上路继续自己的旅程。
梦想在路上
9月10日中午,在敬亭山的登山广场前,他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一直都听说过“相看两不厌”的敬亭山,这次,终于站在了她的脚下。“宣城是一个干净而且安静的城市,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但是环境好,空气好,这真是一个居住生活的好地方。”在宣城转了一圈,姚建国由衷地感叹道。
下午1时许,姚建国来到了火车站附近,他告诉记者,在徒步旅行的过程中,他每天总花费要控制在50元以内,其中住宿的费用不能超过30元。“这样的小旅馆火车站和汽车站附近最好找,跑了这么多地方,我一眼就能认出来。”
虽然自己很节省,但是一路上他都在力所能及地帮助可以帮助的人。8月初,他徒步到保定的时候,看到了一位贫困学子的求助信息,他从自己的路费中拿出了500元,汇给了这位学子。
“一路走来,我想明白了很多事,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付出而不是拥有,我要从自己跌倒的地方爬起来。”谈及下一步的徒步计划,姚建国告诉记者,他会先到杭州,然后转向江西。“走到身上没钱了,就返回大连继续捕捞海参赚钱,我会一直走下去,走遍全国后,我还会继续创业,用自己赚的钱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姚建国表示,这就是他后半生的全部梦想。
“这一路走来,想明白了很多,也看清了很多。”姚建国说,人生真正的价值不是你拥有多少,而是你付出多少。“原来我很急躁,但现在渐渐让自己平静了下来。”
接下来的徒步,姚建国预计还要再花3年半时间。当完成这个旅程,他想从自己跌倒的地方,再爬起来。“继续回去做海参生意,把海洋的力量,转化为助人的力量,让自己有能力帮助到更多的人。”姚建国期盼地说。
新闻推荐
9月18日上午9点18分即将到点,宣城市纪念9·18的警报即将拉响,全市各类学校师生,全部做好爱国教育及安全演练的准备,唯有市教体局的几名工作人员,还在埋头整理急救逃生新装备。这是宣城市首次在安全演...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