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手艺人

来源:宣城日报 2014-12-03 15:47   https://www.yybnet.net/

补鞋师傅 唐忠河

锉鞋跟、贴胶皮、上胶水、剪胶皮、打鞋钉……一套流程下来,一双原本要被丢弃的鞋子又在补鞋师傅的唐忠河的手中“重生”了。11月23日,记者在市二中附近的友谊巷见到了这位老补鞋师傅,听他滔滔不绝地讲述了这修鞋的老手艺。

老师傅名叫唐忠河,今年已有66岁。“我从1992年下岗后就一直在这里修鞋,这摊子一摆就是23年。”唐忠河面对记者乐呵呵地说。记者看到他的摊位紧贴在友谊巷内的一栋居民楼的楼道口,别看1米见方的摊位虽小,但修鞋工具却不少。1个大大的工具箱已经脱漆,像缝纫机一样的补鞋机“端坐”在箱子的左上角,其他补鞋用的大小型号不一的锥子、钳子、起子、砂轮、压脚板、皮带则安静地躺在箱子的右侧。记者拎了一下这个工具箱,大概有90多斤。

当天早上9点多,唐师傅的摊位迎来第一位顾客,附近鳄城花园的市民李乐女士带着一双皮鞋前来。记者看到这双皮鞋四周开裂已经严重,鞋跟也被磨的高低不平。

“这么严重是不是没法修了”李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询问。“一百个放心!小问题,8块钱保准你满意!”话音刚落,唐师傅就麻利地用矬子把开裂处磨平,修理整齐鞋面的鞋头。再用左手迅速摇动缝鞋机,右手稳稳扶住鞋子。

10多分钟,本来一双即将被“抛弃”的鞋子立马焕然一新。师傅端详着自己的这一“新作品”,告诉记者:“现在来修鞋子的人一般都是中老年,或者是打工的人。他们挣钱不容易,一双鞋穿坏了也不舍得扔,我有义务让这些懂得赚钱不容易的人修补好鞋子。”唐师傅说。

说到接班人的问题,唐师傅显得有些不高兴。“我的子女都不愿意接我的班,我要是不干了,估计这附近就再没有补鞋师傅了……”。但问及他什么时候准备退休时,唐师傅则憨厚地笑道:“等我挑不动这补鞋的大箱子了,我就退休。”

补锅师傅 王华礼

补锅师傅 王华礼

在宣州区第一小学附近,有位专注补锅65年的补锅匠王华礼,附近的居民都亲切地称他为“补锅爷爷”。

11月24日早上7点不到,王爷爷的补锅店里已经挤满了来找他补锅的人。回忆起65年的补锅生涯,今年已经83岁的王老一边利索地给顾客换锅底,一边告诉记者,17岁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为了学门技术,只能找个师傅学补锅。“那个时候学好了补锅技术,可比种地来钱快,不是人人都能学的上的!”王老颇为自豪地说,在那个年月,补锅匠是很吃香的。

自从出师后,王老便挑着担子,走街串巷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只要我吆喝道补——锅——喽,宣城县里的老大嫂老太婆们就会闻讯把家里的破盆烂锅拿出来,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一边看补锅匠们敲敲打打,那场面真热闹!”

王老一边叮叮当当地敲着锅底,一边向记者介绍,这叮叮当当敲打看起来简单,但敲的好不好实在讲究技术。“必须掌握好力道,用力均匀,且不偏不倚,不然就会导致锅底变形。”记者注意到,和王老一样,王老手中的工具也一样能看出都是上了“年纪”的。“这些‘老伙计\’跟了我几十年,都成了我精巧手艺的见证”。王老抚摸着手里的锤子和身旁的风箱有些落寞地说道:以前的人,东西坏了都习惯来修,一个月下来,都能挣百把来块钱,现在东西坏了,都习惯换新的,补锅的生意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上个世纪曾红极一时的补锅匠们,大多不见了踪影,但王老的补锅铺子依然坚持。对他来说,补锅早已不是糊口的工作,而是一种爱好和习惯。“每天早上我都早早过来开门,就算没有人来补锅也没事,在自己经营的补锅店和‘老伙计\’们晒晒太阳也是幸福的。”

王老还自豪地告诉记者,自己的二儿子已经成了他的接班人,传统手工艺补锅这个行业一定不会消失。

修伞师傅 贺家春

修伞师傅 贺家春

“只是伞骨上的线断了,换一根就好了,不收钱了”。在宣州区中山中路35号记者看到了56岁老修伞工贺家春,丝线在贺师傅手里上下翻飞,不到2分钟,贺家春就麻利地修好了雨伞。

“感谢感谢,我的伞又可以多用几天了!”看到瞬间修好的雨伞,市民钱丰直夸贺师傅的手艺好。

钱丰告诉记者,来贺师傅这里修伞已经成了自己30年的习惯。几十年前,家家户户使用黄布伞的时候,他就是贺师傅的忠实客户。“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我在东门大桥下面摆摊,等我修伞的人都排起长队,那时候的人,一家一户也就一把雨伞,那真是当‘宝贝\’啊!对于没钱的人家,一把伞用十几年是常有的事情。”回忆起自己的“光荣岁月”,贺师傅感叹道,那时候靠技术干活,自己代表修伞工参加了1976年宣城县举办的自谋职业大会,取得很好的成绩。“那时候的修伞工可是有点身份的人!”

随着城市的变迁,贺师傅的修伞摊子也从东门大桥搬到了如今的中山中路。铺子里钳子、螺丝刀、锤子、剪刀、铁丝也多了各种各样与修伞相关的一些新奇“小伙伴”,蕾丝布就是其中之一。“现在形形色色的伞越来越多,修伞装备也必须更新。”贺师傅拿着一块新式的蕾丝布,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折叠式的塑料伞为了美观,很多都增添了蕾丝的点缀。店里有了这样的布料,可以修补很多小姑娘们手中的蕾丝花伞。

“现在买一把伞,便宜的好几十块钱,贵的好几百,坏了一根伞骨就扔掉实在太浪费了!”采访中,一位前来修伞骨的市民向记者坦言,市区现在修伞的摊位太难找,像贺师傅这样修伞价格公道的更难找。

“主要是现在修伞的人没有以前多了,才导致修伞师傅难找”,正在用老虎钳小心翼翼修剪伞骨的贺师傅接过话茬,修一次伞三五块钱根本不指望赚钱,只希望让干了一辈子的手艺再发挥点余热,方便如今仍然愿意来修伞的市民们。

新闻推荐

敬亭公证处助推滨河景观带整治项目土地征收

本报讯 宣城市滨河景观带整治项目,需要征收济川办事处城东社区大竹园村民组部分集体土地。该项目自2009年8月启动,至2013年11月份,还有三农户以各种理由不配合政府对承包的土地进行丈量,影响了...

宣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宣城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那些渐行渐远的老手艺人)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