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新闻 宁国新闻 郎溪新闻 广德新闻 泾县新闻 绩溪新闻 旌德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宣城市 > 宣城新闻 > 正文

演绎雕刀上的梦想

来源:皖南晨刊 2014-12-09 02:42   https://www.yybnet.net/

他与根雕为友,将人生的整个青春刻在根雕艺术上。他,就是东北根雕艺人吴跃飞。今年初,他慕名来到了文房四宝之乡——宣城,演绎他的根雕事业。

一丝不苟

对自己的作品负责

12月4日下午,记者来到吴跃飞的根雕工作室——地处夏渡世纪新城斜对面的一栋民房。还未进家门,就听到从屋内传来的“叮叮当当”凿木声,只见吴跃飞正蹲在地上,端详着一块“宣石”。在他的屋内摆满了千奇百怪的根雕作品,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是半成品,地面铺满了一层厚厚的木屑。

“我要对自己的作品负责!”吴跃飞向记者介绍:该“宣石”高1.9米,约一吨。为做好该“宣石”的底座,他苦思冥想了好多天,才找到了做底座的理想木材。记者发现,“宣石”底座虽尚未成型,可由其雕刻的基本纹路已清晰可见,掘细坯、修光……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一丝不苟。

家学渊源 子承父业

吴跃飞是辽宁抚顺人,爷爷和大伯都是雕刻艺人,受家庭“熏陶”,他自幼就喜欢在木头上雕花鸟、人物。

中专美术学校毕业后,他又跟随大伯学艺,有美术的功底,加上勤奋,吴跃飞很快拥有了一手精湛的技艺,成为远近闻名的木雕师。1994年,吴跃飞跟着朋友去抚顺雕刻市场,无意中在一家店铺里,看见一件木雕作品是用树根制作出来的,非常精美。刹那间,他想到村里山地里有许多丢弃的树根,我为何不去雕刻呢?回家后,他就一直琢磨:根雕跟木雕有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树根雕刻更讲究利用根的自然形态来进行造型。从木雕到根雕,吴跃飞经过数月的琢磨,终于成功转型。

人生第一桶金 让他坚定根雕艺术

吴跃飞从木雕转向根雕,遭到了家人的不理解,甚至有的邻居说他不学无术。别人的质疑、家人的不理解,丝毫没有影响到他对根雕的痴迷。

1995年初夏,大雨过后,吴跃飞进入深山老林里去寻找合适的树根。经过大雨的冲洗,一些树根裸露在外面,这为吴跃飞寻找带来了方便。在一棵大树下,一块硕大的树根吸引了他的注意。吴跃飞如获珍宝地把树根抱回了家。该树根形似一只展翅苍鹰,于是他就顺着老鹰的形状进行了创作。经过一周的雕刻,这个被他取名为“大鹏展翅”的根雕作品完工了。当他把该作品拿到集市,当场就被一位操南方口音的老板相中,并以1000元的高价收买。小刀初试,便获成功,吴跃飞信心大增,更加坚定了今后从事根雕艺术的信心。

锁定宣城 闯出一片新天地

去年底,一位朋友向吴跃飞介绍:宣城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乡,文化底蕴浓厚,如果吴跃飞去宣城从事根雕,肯定能更加舒展身手。今年初,吴跃飞便在朋友的带领下,来到宣城考察一番后,当即被“山水诗乡,多彩宣城”所吸引,决定来宣城发展自己的根雕事业。今年3月,他与妻子来到了宣城,成立了自己的根雕工作室。

“不到一年,我就结交了许多朋友,还提升了根雕技艺。”吴跃飞告诉记者:来宣后,他从徽州木雕和皖南木雕中,汲取了许多技艺和表现手法,受益匪浅,感觉自己的作品在构图和刻画上有了很大的提升。

目前,吴跃飞根雕工作室已在周边颇具名气。“这儿将成为我的第二故乡!”他告诉记者:明年将把家迁到宣城来,并把老家收集来的树根全部搬到宣城来,准备在宣城大干一番。吴跃飞相信自己的眼光,也相信自己的选择。

新闻推荐

六小有个 “红领巾”广播站

市六小记者站(徐志宏)“红领巾广播站开始广播啦,接下来播送的是来自五(1)班小记者谌妍的见报文章《成长之路》……”近日,市六小“红领巾”广播站正...

宣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宣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骨子里透出一种气2014-12-11 17:04
评论:(演绎雕刀上的梦想)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