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检察工作的主要职能所在。在过去的2014年中,安徽省检察机关开展了多个专项监督活动,“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保障了碧水蓝天和舌尖上的安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让有权人、有钱人在刑罚执行面前没有特权。在监督中,89名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人员受到了查处。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安徽省检察机关的有力监督,无疑正助推着司法公信力在群众心中的提升。
记者:薛检,您好。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去年安徽检察工作都有哪些亮点?
薛江武:去年,全省检察机关各项工作取得了很多新进展,多项业务位居全国前列,执法办案总体呈现力度加大、质量提高、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改革发展的重点、群众关注的热点和法律监督的难点,部署开展五个专项活动。一是开展破坏环境资源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截至11月底,共监督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案件170人,监督公安机关立案254人,保障了“碧水蓝天”和“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重点强化对职务犯罪、金融犯罪、涉黑犯罪等罪犯刑罚执行情况的监督,对全省摸排出的3924名“三类罪犯”逐人建档、仔细核查,截至11月底,已建议收监执行30人,查处违法行为背后的职务犯罪18人,维护了刑罚执行公正。三是开展“安徽检察预防行”,积极推进预防工作“六进”,截至11月底,已经进机关1484个、进企业808个、进乡村1650个、进项目465个、进党校253场、进媒体558次,有效提升了预防工作的影响力和认知度。四是开展化解涉检信访积案专项活动,对长期缠访闹访的86件重点信访积案,坚守法治原则、落实包案责任、逐件督办指导,已全部妥善化解,有力促进了案结事了人和。五是开展基层检察院“抓特色、创品牌、育典型”活动,带动全省基层检察工作创先争优,先后共有4个集体、5位个人受到高检院表彰。
与此同时,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惩治、预防两手抓,强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2014年1至11月,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1751件2143人,同比分别上升16.1%和7.7%,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3.8亿元。其中查办五万元以上大案1580人,同比上升28%,大案率达90.2%;查处县处级以上干部135人,同比上升15.4%,要案率达6.3%,其中厅级以上干部11人。我们坚决贯彻司法改革精神,着重围绕省以下人财物统一管理、诉访分离等10项检察改革重点内容,深入基层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向高检院和省委政法委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在推进检务公开方面,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提公信,首次开通运行案件信息公开系统,已提供案件程序性信息查询5000多件,发布重要案件信息400多次,公开法律文书近600份,检务公开正逐步实现从形式到实质、从被动到主动、从传统方式向全媒体多渠道公开的转变。
记者: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在肯定法治建设成就的同时,也客观指出了目前存在的执法司法不严格、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安徽检察机关重点做了哪些工作?
薛江武:过去一年,全省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突出问题,一手抓强化法律监督,一手抓强化自身监督,有力维护了司法公正、提升了司法公信。在强化法律监督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健全监督制度,加强与公安、法院和监狱管理部门的沟通协调,明确疑难案件定罪标准,积极构建重大刑事案件提前介入侦查机制,细化民行抗诉、再审检察建议案件办理规定,制定落实检察环节防止冤假错案七条措施,探索推进市级公安机关统一移送命案制度,推动建成涉及“双打”领域14家单位、覆盖省市县三级机关的“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各项诉讼监督工作的平稳发展。2014年1至11月,先后监督公安机关立案1390件,监督撤案1858件,监督有关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案件421件,提出刑事抗诉187件,抗诉意见采纳率达93.9%,纠正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不当619人,提出民事抗诉和再审检察建议267件,监督纠正民事行政审判活动违法342件。在检察机关的持续监督下,宿州公安民警马汝民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安医大胡恒江故意杀人案等一批重大敏感案件经抗诉后改判,89名司法不公背后的职务犯罪人员受到了查处。
在强化自身监督方面,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实行倒逼机制,有力推动了自身规范执法。一是大力推进案件集中管理制度改革,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初步实现了案件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管理,逐步形成了全程、统一、实时、动态的执法办案监管体系,为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办案质量、促进规范执法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全面加强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开展捕后不起诉、撤诉、无罪案件专项评查,启动基层院建设抽样评估预查,对各级院执行办案纪律、适用强制措施以及使用办案工作区等情况开展专项督察,进一步规范了检察权特别是职务犯罪侦查权的行使。三是持续狠抓检察队伍纪律作风建设,积极开展“增强党性、严守纪律、廉洁从政”专题教育,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检察干警违纪违法案件,坚决清除了一批害群之马,维护了队伍的纯洁性。
记者:反腐败问题一直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请问安徽检察机关在查办职务犯罪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在预防职务犯罪方面又有哪些创新?
薛江武:去年,我们坚决贯彻中央强力反腐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人大常委会对全省反贪工作专项报告的审议意见,推动自侦办案呈现出力度大、质量高、效果好的良性发展势头。工作中,我们更加注重发挥上级机关的带头作用,充分运用侦查一体化机制,整合侦查资源,形成上下合力,排除干扰阻力,切实加大上级检察机关领办、交办、督办力度,有效突破了一批大案要案、窝案串案。省院先后办理了高检院交办的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安众等省部级干部案件,直接立案侦查了宣城中院原院长杨谋林、六安经开区管委会原主任周耀等厅级干部案件,领办了马钢公司受贿窝案串案,已经立案34人。
我们更加注重发挥专项整治的带动作用,深入开展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截至去年11月底,共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440人;继续深化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立案查处相关领域职务犯罪607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组织开展查办医疗卫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已经查办此类犯罪119人。
我们更加注重发挥侦查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作用,与多家行政执法部门联网,建成侦查信息平台,提升了侦查技术含量,减少了对口供的依赖性,推动了侦查模式转型升级,提升了自行突破案件能力,非来源于纪检监察机关移送的职务犯罪案件已占办案总数的76.9%。
我们更加注重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切实强化对行贿犯罪不立案、撤案、不起诉的审查把关,有效防止查办受贿、行贿“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2014年1至11月,全省立查行贿犯罪人数继续保持大幅上升态势,已经立案325人,同比增加38.3%,有效促进了对贿赂犯罪的源头治理。
在职务犯罪预防工作方面,我们积极创新预防形式,充分利用典型案例,组织编写预防职务犯罪宣传读本《话说职务犯罪》,与安徽电视台合拍并开播以案说法警示教育专题片,进一步扩大了预防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省检察院关于将预防职务犯罪纳入效能考核和党校课程两项建议,得到省委张宝顺书记、李锦斌副书记的批示肯定。·本报记者袁中锋·
新闻推荐
宣城市宣州区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大病保险。全区共登记参保居民130431人,征收保费585.31万元,全面完成2014年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大病保险130000人的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00....
宣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宣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