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一个寒冬休眠,烟台市绿茶开始纳新吐翠,在清明节前陆续上市。昨天,记者走访海阳市部分茶农和茶叶经销商获悉,当季品质较高的“明前茶”,普遍价格上扬,每斤达5000—6000元,节后才香的“雨前茶”每斤也高达2000—4000元,且搭乘“互联网”销售快车,海阳绿茶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去年一整年茶农实现了零库存。
“明前茶”以高昂身价上市
上午9时,记者来到位于海阳市留格庄镇八甲村的泳涛茶园,走进茶棚满眼翠绿,一棵棵茶树整齐地排列着,有不少已经露出了可以采摘的新芽,但并未见到采茶工人。“因为新茶刚发芽,所以茶叶基本隔四、五天采摘一次,数量有限。”在棚外碰上八甲茶叶种植合作社的社长李永峰,他解释道,由于烟台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茶树休眠期长,生长相对缓慢,因此比南方地区上市时间偏晚,“今冬所幸气温高,明前茶还有部分产出,可以卖个好价钱。”
清明前夕,正值绿茶产销的黄金季。李永峰介绍,“今年新茶价格比较贵,明前绿茶一般每斤能卖到5000元以上,“雨前茶”卖3000多元以上,而且要提前预定,老客户优先品尝。
去年海阳茶农实现零库存
茶叶种植规模年年扩大,考验的是销售平台。记者在走访时了解到,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海阳市销售渠道逐渐多元化,销售区域不再局限在烟台范围,而是走出家门销往全国。“海阳市的茶园偏远市区,以往销售方式主要依靠位于海阳市区的实体店铺,现在这些店铺基本成了样品展示厅,销售渠道多数通过互联网直接发货。”吕德强介绍,茶叶种植在海阳仍属新兴产业,全市从2002年成功引进种植,现在仍属步入茶界的“小学生”,但由于海阳地区酸性土壤肥沃,三季雾气环绕,精细加工而成的优质绿茶,汤色碧绿、味香浓郁、口感醇厚,集合了南方茶的优点,又兼具了北方茶的特性,老少皆宜,深受饮茶者欢迎,所以产品很快经受了市场考验,逐步实现销路拓宽。
“目前所有海阳茶文化协会的会员单位主要是通过互联网平台、全国各地海阳同乡会、微信朋友圈等形式
对外销售,
而且快递均选用顺丰对外发货,网购价享受9折优惠。”吕德强说,北方茶产量不如南方茶大,海阳面积10多亩的茶园,每年产出的成品茶只有2000多斤,所以每年都会出现茶叶供不应求的现象,“去年一整年茶农实现了零库存,今年估计茶园面积还将以千亩以上的速度递增,成为农民增收致富新渠道。”
“海阳绿”整合品牌闯市场
海阳绿茶是“南茶北引”的产物,经过多年的摸索实验,该市按照直线引进不超过800公里,曲线引进不超过1200公里的原则,繁育出了适合本地条件的龙井43、中茶108、平阳特早等10余个优良品种,培育出“天夼山、碧雪香、露阳春、萨顶绿”等一系列绿茶产品,但在品牌打造、品种培育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近年来,海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茶产业发展,财政部门先后出资600万元做为海阳绿茶扶持资金,并且开通绿色通道,积极引进国内先进的苗木品系、精湛的烘制技术,用于扶持海阳绿茶的发展,这有力地提升了海阳茶叶发展水平,极大推动了茶农生产的积极性。”吕德强说,另外该市成功注册‘海阳绿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也有效规范了绿茶市场,有利于整合资源共同闯市场。YMG记者姜乾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每天早上四点钟,当多数人还沉睡在梦乡,郭城常论摔面馆已经亮起了灯。揉面、煮鸡蛋、熬骨汤、准备小菜……姜常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为的就是让清晨劳作...
海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海阳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