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莱阳 > 正文

先人俱出牧 清白是良弓 清初一代诗宗宋琬

来源:烟台日报 2021-03-15 09:36   https://www.yybnet.net/

□宋志刚

宋琬(1614年-1673年),字玉叔,号荔裳,斋号安雅堂,别署二乡亭主人,汉族,山东莱阳人,进士,曾任浙江、四川按察使(正三品),清朝著名诗人。其出身于名门望族,正直善良,为官清廉,但一生命运多舛,诗文在清初享有崇高地位,与安徽宣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 被誉为清初一代诗宗。

族系源流

宋琬,身世沧桑、仕途坎坷,诗文成就及慈善义举等与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汉民族兴衰,特别与其宋姓宗族、世系渊源、流变息息相关。

宋姓宗族追溯。宋姓是一个古老而辉煌的姓氏,其来源既单纯又清晰。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的曾孙为上古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喾,帝喾的后裔为契,夏朝时被封于商(今河南商丘),契的后代汤于公元前1600年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亡国之君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子姓宋氏,公元前1039年被周成王封于商朝旧都商丘,国号宋。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国、楚国、魏国联合所灭。宋国存在时,就有贵族以宋为姓,宋国灭亡后,亦有遗民以宋为姓。因此,宋姓是以国得名的姓氏,,微子启则为中华宋姓一世始祖。

据《文登县志》记载,胶东宋姓一世先祖为宋信,元朝顺帝至正年间,由江西吉水赴任设在莱阳的胶东行省丞相(从一品)。宋信乃宋姓一世始祖微子启第64世或65世后人,为官清正、有吏才而屡获佳评,告老后落户宁海州文登宋村。

据《烟台区域文化通览·莱阳卷》记载,宋琬的祖先原是宁海州文登宋村人,元朝末年迁徙到莱阳溪聚村。《宋琬族谱》显示与学者考证,宋琬系胶东宋姓一世先祖宋信15世后人。

宋琬世系推定。据宋琬学生王熙撰写的《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宋公琬墓志铭》(《碑传集》卷七十八)与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梁秉锟、王丕煦编撰的《莱阳县志》记载,宋琬家族世系太祖以来简要情况:

太祖宋积,为人纯笃好善。明朝正统年间,莱阳饥荒,宋积倾其所有,煮粥救济饥者,全活甚众。

列祖宋黻,生于1421年(明永乐十九年),1460年(明天顺四年)进士。宋黻幼时聪明异常,迥然特出,赋性坚定,言动不苟。观政户部时,拒绝一切宴请与送礼,务使实惠归于将士;任浙江按察使司副使期间,用刑论法,惩恶雪冤,均清正廉明。

天祖宋孟清,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贡士,曾训导汉中,擢四川宜川县教谕。其一生清修博学,网罗旧闻,修订疑义,著述颇多,有《纲目辨疑管窥》《孝经集说》《诗学提要》等。

高祖宋仲道,配赵氏,子宋耀。

曾祖宋耀,字光范,儒官,乡饮宾,两子:长子宋述、次子宋迪。

祖父宋述,廪膳生。以其孙宋琬贵,赠中大夫浙江参政。

父宋应亨,1625年(明天启五年)进士,初授直隶清丰县知县,后擢礼部主事,调吏部稽勋司员外郎。1633年(明崇祯六年)晋郎中(正五品)。其任清丰县知县期间,锄奸擒盗、大行教化、惠政很多,深得民心。离任后,清丰县百姓念其功德,在城外为之建祠,称为“益咏堂”,每逢其生日,百姓即在祠前捐钱备礼,祭拜三日方归。

1640-1641年(明崇祯十三-十四年)间,莱阳又遇饥荒,人有相食,宋应亨赈粟,救活数千人。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军袭扰山东,连破数府县,宋应亨与莱阳知县陈显际谋划守城,出千金修筑城墙。清军到时,城上火炮、矢石并发,一次次击退清军。次年,清军复至,莱阳终于失守,宋应亨等不屈而死,其节义壮举,可谓彪炳史册。

长兄宋璠、仲兄宋璜、宋琬。

宋璠,宋应亨长子,明朝天启年间例贡,晋光禄寺署丞加行太仆寺少卿。其任侠好客,雅歌投壶,翩翩有佳公子风。

宋璜,宋应亨次子,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进士,授浙江杭州府推官,擢兵部主事。清朝初年,晋顺天府推官。其为官杭州时,执法公正,拒收贿赂,颇有威望,且亦有文名,与宋琬“自相师友,蜚声振藻”。

宋琬,宋应亨三子。其有三子:宋思劢、宋思勃、宋思勰;一女:名字不详。

宋琬家族乃莱阳望族,其前后可考时间长达二百余年,文名、科名俱盛,在当地影响很大,声望极高。从宋黻到宋璜、宋琬,数代都有人举进士,累世簪缨,书香门第。再加上来自济南长清的宋经一族宋琮、宋玫等人,相互映衬,使整个莱阳宋姓盛极一时,莱阳文字遂为山东之冠。而在整个莱阳宋姓中,宋琬无疑文学成就最高,这与其家族的影响和熏陶是分不开的。

宋琬自幼聪慧,“负隽才、著声誉”,应试县、府科考皆名列榜首。

1635年(明崇祯八年),宋琬以高才生充拔贡,与仲兄宋璜离开家乡莱阳,赴京读书于报国寺,准备应试。宋璜中进士,宋琬却屡困于考场,数考不第。然而,宋琬对自己的才华颇为自负,所谓“夙志好读书,思与古人友。虽无覆局姿,奇文每在口”,充分表达了他追踪古人,振兴一代文风的志向。他不愿拘泥于“举子业”,时常留意于古文辞之间,这也许是他在明末科考中失利的缘故吧。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宋琬在仲兄宋璜中进士任杭州推官后,随来杭州。兄弟二人建屋舍,命名为“萧远堂”,欲迎双亲来杭居住。正是这一年,父亲在莱阳城抗击清军,次年殉城。宋琬闻知父亲殉难后悲痛欲绝,写了八首《纪愁诗》,序云:

……乡关云树,怕堕鸿书;梦里楼台,看成蜃市。仰天怨白日之行迟,入夜覆红炉而不暖。爰题激楚,用写羁愁;惟抒庾信之哀,奠罄江淹之恨。譬之虫鸣寒月,偷喙息于人间;庶几树靡咸阳,托音书于地下云尔。

此序及诗皆写得碎肝裂胆,极为悲怆。他时而“未归深自恨,不死赖何图”,时而“泪水浮枕去,梦不信家亡”,以至肝肠寸断,“一日必千回”,几乎痛不欲生。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3月,李自成进京,崇祯帝自缢;同年(清顺治元年)4月,清兵入关,李自成兵败退出北京。宋琬与仲兄宋璜举家南下渡江避难,先后流落苏州、金陵等地,在汾湖一度为乱兵所劫,颠沛流离,备受丧、乱双重之苦;同时,使其有机会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疾苦。

仕途坎坷

由于受明亡清立、家庭变故以及环境变化的影响,宋琬的仕途可谓跌宕起伏,三起三落。

1645年—1653年:科考入仕 被诬下狱

1645年(清顺治二年),宋琬匆匆赶回山东莱阳故里。次年,赴京师就读于报国寺,秋季应试清朝第一次乡试中亚魁。

1647年(清顺治四年),以二甲二十九名进士,授户部河南司主事(正六品)。

1649年(清顺治六年),宋琬由户部调工部安徽芜湖抽分,卓有政绩:“吏事精敏,榷税溢额至五万七千余两。然不以羡余求进。”羡余,即剩余,指附加税、税赋。

1650年(清顺治七年)8月,由芜湖调京回户部就职。不久,升调吏部稽勋司主事。同年冬月,因其父抗清之事被人告发及“文字余孽”缘故,被捕入狱。宋琬在《报钱湘灵书》一文称“今以妄男子飞章告密”。施闰章《学余堂文集·宋荔裳〈北寺草〉序》云:

……荔裳恂恂儒者,身曲谨下人,文字交游满天下,而以一亡命蜚语陷不测之网,坐系逾年。

以上两段文字亦表明,宋琬第一次入狱是清初告密之风及“文字余孽”所致,是被冤枉的,且在狱中一年多时间。

宋琬入狱期间,狱吏对其刑讯逼供,一无所获。最后因查无实据,于1652年(清顺治九年)1月无罪释放,官复吏部主事,后为吏部郎中。

1654年—1663年:仕途遇阻 再陷囹圄

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任陇右道(又名陇西道)佥事。时甘肃秦州发生地震,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无家可归者数以万计。宋琬一面组织群众修复家园,一面采取措施赈济百姓。因救灾有功,政治清明,被钦赐蟒服并加晋一级。

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宋琬升任永平副使,衙署驻北平(今河北卢龙县)。任职期间,管军饷,严禁虚冒,减旧饷津旅花布之征,以宽恤民力。他遇事冷静,处事明快,“一时奸宄敛迹,境内肃然。增修府学,规模壮丽,前所未有。又按八佾设乐無生,捐修乐器,以光祀典。祀名宦”。

1659年(清顺治十六年),顺治帝爱新觉罗·福临至三屯营(今河北迁西县)巡视,宋琬伏道拜谒,“蒙天语垂问者再”。

1660年(清顺治十七年),宋琬调浙江宁绍台道。时舟山正值打仗,宋琬组织州县准备粮草,与主将推诚相约,使其兵不扰民。浙东刁讼之民,闻宋琬至,皆敛迹不兴。同年12月,宋琬升任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

清顺治末年,在民族矛盾激烈演化的疾风暴雨中,宋琬没能按其理想的方式走下去,而是再次卷入不幸的漩涡。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7月,栖霞于七第二次领导农民在牙山起义抗清,烈火燃遍胶东。起义失败后,栖霞、莱阳受此牵连毙命、入狱者甚众。次年春,恰逢族子宋奕炳因盗窃事发,憎恨宋琬长兄宋璠不施援手,诬告宋琬家人与于七勾结,结果宋琬全家被捕入狱,致宋璠冤死狱中。第二次入狱,是宋琬一生中遭受的最惨重打击:“仓卒槛车征,骨肉成死诀”,“待罪爽鸠庭,呼天口流血”。其在京师刑部监狱监禁,受尽磨难和痛苦。后狱案交山东巡抚蒋国柱处理,蒋国柱察知其冤,上疏朝廷,力为申雪。

1663年(清康熙二年)11月3日,宋琬免罪放归。

1664年—1673年:寄寓吴越 起复蜀司

1664年(清康熙三年),宋琬正值五十岁,出狱后没有回山东莱阳原籍,而是携带妻子南渡寄寓吴越一带,放浪江湖,生活窘迫。正如他自己所言:“馋遘含沙,七尺卒逃于鼎镬,身如败叶,八年漂泊于江湖。”

南渡之初,宋琬寓居武林(今杭州)丰乐桥,系其昔日为官之地,新朋旧友唱和酬答,登山临水,游乐玩耍,苦闷之中尚可得到一点安慰。特别是在1665年(清康熙四年)仲秋节,“定交在狱阑”的挚友施闰章,从南昌专程来访,更使宋琬心情激动万分:“忽闻故友至,喜极不遑悲。惊定转呜咽,涕泗交双颐。”在杭州为官时的老友严沆,亦曾在臬园招待聚会。老友王西樵也曾一度来杭。朋友嵇留山更是“风雨过从”,泛舟湖上,“相与握手唏嘘,如道梦寐间事”。此时的宋琬得到暂时的安慰,沉浸在友谊的欢乐之中,尽情领略湖光山色之美,写下了不少歌咏西湖的诗文。

这一时期,宋琬还曾往来于姑苏、金陵等地。寓居姑苏之桃花坞时,参观“唐解元伯虎之旧庐”。“申酉之际流寓金陵”,得到朋友张幼量之关照,暂居莫愁湖畔。1670年(清康熙九年)春,寄居苏州西百花巷,与姜垓子姜寓节居所“相去才二百武,客中无事,晨夕造访,赋诗书壁”。曾登金山、焦山、惠山、燕子矶,历秦淮、钟阜诸胜,皆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期间,居住时间最长的是松江(今上海)。自称“丁未冬(康熙六年),予寄孥泖上”,“余侨寓吴中五载”。清嘉靖《松江府志》、道光《重修华亭县志》均有记载:宋琬客游吴越,十载不归,于松郡尤多寄迹。

流寓江南八年,宋琬大部分时间在松江县之三泖湖畔度过,有时往来于南京、苏州、杭州之间,时而以恬静的田园生活自适,时而与友人登山临水、诗酒往还。由于其在清初文坛久负盛名,江南士子以得其评议为荣,邀为诗词文集作序者,为书画肖像题词者,为长者撰祝寿序者,或为先人谀墓者纷至沓来,文坛新朋旧友亦曾诗文往还。

1670年(清康熙九年)秋,宋琬五十七岁,进京补官;1671年(清康熙十年),寓京师;1672年(清康熙十一年),宋琬投牒自讼,冤始得雪,再次被清廷起用,授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宋琬虽仕途坎坷,屡受打击,但其誓为清正官吏的初心不改,受命之后,自称“敢辞蜀道青天远,未听巴猿白发生……暮年击楫心犹壮,浊浪滔滔讵足惊”。在四川按察使任上,宋琬曾“招来流散,夺豪强所占城中隙地及郊野久废闲田,使穷人任耕乘屋,以为永业”,并改良婚礼习俗等。

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正月,宋琬在回莱阳省亲后,不顾身体患病,奉命赴京觐见康熙皇帝,恰逢吴三桂起兵叛乱,攻陷成都。“琬家属皆在蜀,闻变惊惋,遂以疾卒,年六十。”1683年(清康熙二十二年)2月12日,归葬于故里莱阳西古城村北。

诗文成就

宋琬一生著述颇丰,先后著有《荔裳集》《永平府志》《北寺草》《安雅堂诗》《安雅堂文》《二乡亭词》《祭皋陶》《安雅堂书启》《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等。现在能见到的诗有1333首、词165首、文223篇、赋2篇、杂剧1卷等,均收在其《安雅堂集》里。

宋琬诗文艺术成就卓著,在清初文坛影响甚广。他用诗文客观地记录了自己一生的命运和情感起伏。透过诗文,可以真实地观察其心灵嬗变,捕捉躲藏在个人命运后面的时代背景。

《安雅堂诗》《安雅堂未刻稿》《入蜀集》分别是宋琬前期、中期、后期的诗作集,共收录各体诗1300多首,按题材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山水诗、叙事诗、咏物诗、感怀诗、赠答诗等五类,艺术特色鲜明:

——山水诗气势雄壮、意境开阔。

宋琬一生游历无数的名山大川,写下了很多优美的山水诗,其在前、中、后三个时期的不同心态,在山水诗中跃然纸上。

前期的山水诗,集中在《安雅堂诗》里,借描写山川风物来抒发对自然的依恋,有向往世外之志。如宋琬浏览了河北碣石山上的五峰山,写下了《宿五峰山》《西峰雨中作》《东五峰作》《云峰寺》等五言诗,其中妙句:“松光清不定,海气白成围”“片云孤嶂起,一雨万迷松”“白云相识旧,红叶再来多”等,生动地描述了五峰山层峦叠翠的美景。

中期的山水诗,集中在《安雅堂未刻稿》里,有很多流连自然美景的美妙篇章,引起对家乡的思念。如《湖上杂诗》(十首),乃描写西湖山光水色的名篇,其中不乏佳句朗朗上口:“山色南屏好,空濛半有无。”“云气千峰乱,天晴一塔孤。”“花边归浣女,竹外出渔榔。”

后期的山水诗,集中在《入蜀集》里,其人生可谓峰回路转,情绪迥然一变,一路歌咏巴峡壮美景色,诗里行间跳荡着雄心激情,在其诗中历来评价成就最高。如《跳石滩》,乃后期上乘之作:

跳石滩

神女峰前江水平,危滩忽报客心惊。

舟从豺虎须边过,人踏鼋鼍背上行。

鸟道孤悬惟一发,猿啼恨不第三声。

高唐云雨空回首,霞气霏微似赤城。

宋琬的山水诗,爱作“壮语”,多气势雄壮,意境开阔。如《登西岳庙万寿阁》:“咸京西望接平芜,下界阴晴乍有无。九曲流从星宿海,五陵烟锁帝王都。莲花弄影空青落,瀑布当窗雪满铺。”幻想驰骋,笔墨灵活飞动,是这类诗歌的共同特征。

——叙事诗多写个人的不幸遭际。

宋琬的叙事诗虽数量不多,但精准地概括了其一生的重要经历。前期《安雅堂诗》中述及身世的作品约有五六首;中期《安雅堂未刻稿》中增加到了五六十首;后期的《入蜀集》中几乎找不到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关于身世的叙事诗。数量变化彰显心情变化,其在最压抑的中期流寓江南时,写下大量叙事诗,抒写不幸的家世和遭际。

前期的叙事诗,如《题松鹤图为仲兄五十寿》,追忆与仲兄璜一道成长的往事,着力描写勉力从家族的悲剧中挣脱出来,继承父兄典训,清白为官的志愿:

题松鹤图为仲兄五十寿

去年余领西州敕,省兄暂返停车轼。

隔家三舍报添丁,握手欢呼动颜色。

骨肉团圆喜且惊,骊驹双驾王程逼。

兄也扶病至西郊,送我遥遥赴秦国。

但言清白学先人,更悉道远防眠食。

中期的叙事诗,囚系生活、流寓江南,心中厚积的悲剧感难以控制,多为凄恻悲凉的诗篇,如《刘雪舫馈泉酒赋谢》一诗:

刘雪舫馈泉酒赋谢

贱命一何穷!遭时多臲卼耽虺,已矣复何言!门内生饕餮。祸本验豺声,天心厄羊舌。踪迹同沙抨,身名竟瓦裂,仓卒槛车征,骨肉成死诀。幸荷国恩宽,未即赐臣玦,待罪爽鸠庭,呼天口流血。

宋琬的叙事诗擅长塑造形象,进行细节描摩。如《蜥蜴行》中对蜥蜴捕蝇的描写,《义虎行》中对虎的描写,都很形象具体。

——感怀诗激情奔放、腾挪跌荡。

宋琬的感怀诗直接抒发对一些事物的感受,常常是瞬间涌上心头的思绪,这类诗数量很多,与山水诗相当。

少年时的感怀诗抒写自己的雄心壮志。如《舟中遣怀》:“少年慕游侠,座多高阳客。笑登燕市楼,流连风雨夕。”

入清以后至入狱之前的感怀诗,主要反映宋琬衙署生活带给其的枯燥压抑之感,甚至对这种生活厌倦到自羞程度。如《渡黄河》,借景抒怀,表达了对“人世险恶”的无限感慨,是宋琬感怀诗之佳作:

渡黄河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波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狱中的感怀诗,是宋琬诗作中最具悲情色彩、亦极见其雄厚笔力之诗。如《苦雨叹》一诗直抒胸臆,大气磅礴,感人至深:

苦雨叹

我居旧隶执金吾,画栋虽存墙壁无。

疾雷震雹撼窗牖,珠倾箭激侵肌肤。

烧烛不燃蚊蚋出,同恶实繁蚤与蝨。

仇雠满眼驱不得,任其噆囓心如失。

吁嗟呼!

昔也高卧华堂边,桃笙雾榖常宴眠。

今也何辜陷虎吻,泥首涂足谁为怜?

《入蜀集》中的感怀诗,是宋琬后半生最饱满情绪的产物,而其一生的心迹几番起伏变化在感怀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宋琬的感怀诗富于联想,擅长熔铸幻想奇丽的意境。如《见月》诗写阴雨初霁,见到月亮,开始数句:“雨师将倦勤,兼旬未停辔;窃恐瑶台倾,月娥亦憔悴。”作者浮想联翩,笔势腾挪跌荡,塑造了清新奇丽的意境。

——赠答诗才情摇曳、内涵丰富。

宋琬的赠答诗数量颇多,比山水诗和感怀诗还要稍多一些。其一生经历丰富,交游广泛,跟友人的往来酬赠与唱和,皆发为诗。这类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从不同角度反映其生活经历与精神风貌。

此类作品中,有记与友人相聚与出游的,如《王敬哉先生招同黄卜周、杨尧叟、家兄答吴游摩河庵作》;有表达友人相见之喜悦的,如《喜晤孙佗山有赠》(二首);有受友人惠以诗赋谢的,如《叶鸿振年伯以书舍借居赋谢》等等。

宋琬还有一首《送侄稼庵之兴安令》(选一)的诗,是集教育意义与艺术成就于一体的名篇佳作:

送侄稼庵之兴安令(选一)

尔作铜章吏,予惭华发翁。

香随荀令绶,马羡鲍家骢。

井邑干戈后,家园涕泪中。

先人俱出牧, 清白是良弓。

其中,“先人俱出牧,清白是良弓”为传颂千古的名句。“出牧”——出任州府长官。《宋书·孝武帝纪》:“朕弱年操制,出牧司雍,承政宣风,荐历年纪。”“良弓”——好弓、强弓。《墨子·亲士》:“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

宋琬本身是一位积极入世的清官良吏,以清白家风为荣,辗转各地为官,以民为本,颇有政绩,所以其对刚出仕的稼庵侄训以“先人俱出牧,清白是良弓”的真挚教诲,饱含深情。

——咏物诗托物言志、情趣盎然。

宋琬的咏物诗数量远少于以上四类,大约在百首之内。

这些诗里其托物言志,表达了对现实的认识或寄托理想的人格。如《捕鱼行》(节选):

捕鱼行 (节选)

年年巴蜀雪消时,千百为群鱼大上。

喷珠跋扈气成龙,触石惊跳力如象。

腾身争欲挟云飞,红鬐翠鬛翻银浪。

死生祸福只须臾,早见修鳞出罾网。

诗中写春季鱼儿纷纷触浪惊跳而落网,等待它们的只能是须臾生死,表面感叹鱼儿盲动而招来灭顶之灾,实质传达的是其对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清醒认识。再如《舟中见猎犬有感而作》(五首选一):

舟中见猎犬有感 (五首选一)

秋水芦花一片明,难同鹰隼共功名。

樯边饱饭垂头睡,也似英雄髀肉生。

宋琬看见猎犬在船上饭饱睡觉,不禁想到自己被置于闲散之地,正和猎犬不能发挥所长一样,顿生无限感慨。诗中借刘备的故事做譬喻,别有情趣地表达了其郁郁寡欢的心志。

慈善义举

宋琬一生风义过人,不仅为官清正廉明、诗文成就卓著,在为人处事上亦是封建官吏的楷模。无论是对黎民百姓、亲朋好友,还是陌路人、偶遇人,无论是顺境、得志,还是逆境、坐牢,都能做到乐善好施、慷慨助人;同时,对帮助他的人,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其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笃情重义”的传统美德。

对清初莱阳“四大家族”之一张姓传承人张重启的鼓励和关怀。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2月,清兵攻陷莱阳城,莱阳“四大家族”之一张姓的代表人物张善征(张重启之父)殉难。1645年(清顺治二年),宋琬前去悼念张善征,叮嘱张家乳媪谨慎抚育张重启长大成人;1648(清顺治五年)1月15日,宋琬又对年幼的张重启赐果问书,期成大器;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正月,宋琬回莱阳省亲,又多次鼓励张重启求取功名(详见张重启《重刻安雅堂文集序》)。1679年(清康熙十八年),张重启不负宋琬期望,终于金榜题名,中己未科进士。

南下避乱时,对莱阳同乡左其人的帮助、宛平人王崇简的照顾。

对左其人家眷的帮助。1644年(清顺治元年)4月,宋琬与仲兄宋璜南下避乱。当时莱阳同乡左其人(清初进士,曾任平阳府知府等职)家眷在浙江生子,因战乱不敢来接,捎信给宋琬。宋琬想法将其家人安排送回原籍。过江的时候,遇到落水者,宋琬还出资招募水手施救(详见王熙《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宋公琬墓志铭》)。

对王崇简一家的照顾。1644年(清顺治元年)5月,宋琬与仲兄弟南下避乱,逃难到江宁时,偶遇顺天府宛平人王崇简(明末进士,曾任吏部侍郎、礼部尚书等职)。此后相约一起逃难,对王崇简一家照顾有加。次年春,赴苏州、杭州,途中为王崇简之子王熙讲论文义。7月至汾湖,与仲兄宋璜、左懋第夫人、王崇简一家避乱于叶绍袁家舍中。8月出汾湖,9月过淮安,10月抵莱阳。在莱阳,分宅给食于王崇简一家,各种家用什器,无不悉具。暇时,则为王熙讲论《尚书》。冬,与王崇简约游亭山话别。十一月,王崇简、王熙父子离开莱阳,1646年(清顺治三年)3月下旬至北京,路上盘缠皆由宋琬与长兄宋璠资助。同年8月,宋琬入京,与王熙一同参加乡试,宋琬亚魁,王熙38名。次年3月,与王熙一起中进士。

任职陇右道佥事期间,恰逢秦州地震,出自家钱财赈恤灾民。1654年(清顺治十一年),宋琬赴任陇右道佥事,到达秦州后,6月下旬,秦州即发生地震,民死伤无数。宋琬出自家钱财赈恤灾民,为死难士民作祭文,作祭秦州山川社稷文、仟佛文。震后,宋琬与秦州知州姜继海一道重修秦州城垣,尽瘁将事,得先期竣工。王熙《通议大夫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宋公琬墓志铭》称:“在秦州,遇地震,民死伤失业,公自莱阳致家财以恤其灾。”《乾隆山东通志》卷二十八之四《人物》载:宋琬“出为陇右道,值地震后,修筑城垣,瘗尸赈粥,生全者无数”。

再次入狱时,仆人刘弘裔始终侍奉左右,出狱后为其父刘寿作传。宋琬非常贴心的仆人刘弘裔,是陕西三原人。1662年(清康熙元年)春,宋琬再陷囹圄,刘弘裔始终侍奉左右,不论酷暑严寒,未尝暂离。粥饭不继,其代为行乞,又四出攀贵人之门,膝行纳透头,求情通融,时人都称其是真义士也。1663年(清康熙二年)冬,宋琬出狱后,感其恩,主动为其父作传(详见《安雅堂文集·卷二刘翁寿序》)。

感恩山东巡抚蒋国柱为其伸冤,绘制《感恩祝颂图》并作序文。山东巡抚蒋国柱是宋琬一生的大恩人。宋琬第二次入狱时,全家羁押在济南,蒋国柱为其伸冤。1663年(清康熙二年)十一月三日,宋琬作词《感皇恩》(见《二乡亭词》)。湖州奸民王式挟私报复,诬陷宋琬,蒋国柱时任工部尚书兼浙江右副都御史,法若真任浙江按察使,使对质西湖,案情大白,王式伏法。事毕,1664年(清康熙三年),宋琬谒见蒋国柱,绘感恩祝颂图,感其雪己之冤,救助全家,并为图作序文(详见《安雅堂文集》卷二)。

为清初举人宋摅埋葬父亲宋玫,而求助其同僚施援手、惠千金。宋琬与宋摅的父亲宋玫并无血缘关系,因两家皆为莱阳世家望族,联为宋姓宗族。1668年(清康熙七年),宋摅因父亲宋玫去世26年尚未埋葬(所谓“父在浅土”),故从莱阳跋涉至上海求助于族叔宋琬。宋玫与吴伟业、卢纮同为明崇祯九年进士,宋琬给吴伟业和卢纮各写了一封信,分别是《寄吴梅村先生书》和《上卢澹岩大参书》,请求吴伟业和卢纮施以援手,惠以千金。文笔态度谦恭而心切,文辞雅致而直白。事毕,宋摅返归莱阳,宋琬有诗送别,题曰《送侄幼文归里》,也表现出其关怀名人后代的风节。

有感于清初进士盛符升卜地埋葬夏允彝,写诗相赠以表其高义。夏允彝,明末进士。清军进攻江南,夏允彝率众起兵抗清,兵败投松塘死,谥“忠节”。1669年(清康熙八年),夏允彝死后二十年,其门人盛符升(清初进士)卜地葬之。宋琬有感于盛符升高义,写诗赠送盛符升,“夏考公先生廿年浅图,门人盛珍视卜地葬之,以其夫人祔焉。余高其义,为诗以赠”,收入《安雅堂未刻稿》卷四。

先人俱出牧,清白是良弓。宋琬在《送侄稼庵之兴安令》一诗中传颂千古的名句,既是其为官清廉的写照,又是其诗文成就的缩影。2020年7月,宋琬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六(按历史年代排序)。

新闻推荐

烟台市不断探索完善志愿服务工作,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处处可见志愿服务”的良好局面 “只要还能动,就要为社会做点事”

□记者从春龙报道红色剪纸社社长辛金瑞(右二)免费教社区爱好者剪纸。□记者从春龙通讯员李洪义报道本报烟台讯“...

莱阳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先人俱出牧 清白是良弓 清初一代诗宗宋琬)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