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11月25日讯(YMG记者李京兰通讯员刘丽静摄影报道)母亲无偿献血量达28200毫升,父亲献血量达5800毫升,女儿献血量达11200毫升,全家累计无偿献血量达到45200毫升,按照200毫升一个治疗单位,若一个治疗单位用于一个输血病人的治疗,他们就是260位输血患者的救命恩人。25日上午,正在山东工商学院上大学的女儿孙梦菲又来到血站献出了两个机采血小板的治疗量,负责给这位女孩采血的就是她的妈妈———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科长孙瑞玲。
一人献血带动全家“上阵”
作为血站的工作人员,孙瑞玲每天都要跟随采血车给无偿献血的人采血,忙着向各医院调剂临床用的医疗用血,她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全国各地出现血荒,烟台的情况也不容乐观,A型、O型等血型出现偏型,看着库存血频频告急,真的是吃不下,睡不着,嘴上都急的生疮。”
说起自己献血的事情,孙瑞玲表示,在血站工作就受这样一种氛围的影响,只要符合献血条件的,血站的工作人员几乎都献过不止一次血,特别是急需用血的时候,身边的工作人员常常是袖子一撸,伸出胳膊就献血。
2000年,孙瑞玲由一名军队医务人员转业来到市中心血站,自此,也开始了她的无偿献血之路,如今她本人累计献血28200毫升。在她的带动下,丈夫、女儿也加入了无偿献血队伍。
丈夫是“应急献血预备队员”
孙瑞玲的丈夫孙寿科,是一名从事医疗工作近三十年的医生。谈到无偿献血,他表示:“做为医生,我深知献血对于挽救生命的重要性,而且献血不仅无害而且有益健康。”
孙寿科自称是血站的“应急献血预备队员”,一旦B型血告急,他总是第一个伸出胳膊,目前,已累计献血5800毫升。对此,他却表示:“多年来,血站人及家属都是无偿献血应急队员,献血量达到了35万多毫升,正是他们的爱心感动了我。”
女儿感恩加入无偿献血队
2008年8月,高考后的一天,孙梦菲随妈妈孙瑞玲来到血站,以献机采血小板的方式实现了第一次无偿献血的愿望,一种自豪感也油然而生。“无偿献血是光荣的事情,在我稍懂事的时候,就看到父母经常无偿献血,妈妈是血站职工中的献血状元,我为她骄傲。”
孙梦菲,是山东工商学院一名在校大学生。谈到无偿献血,她告诉记者:“从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学会感恩,我经常从妈妈那里学到很多有关献血的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识到无偿献血是传播爱的公益事业。点滴的血液,微薄的心意,是对他人生命的奉献,也是我回报社会的最好方式。”
新闻推荐
烟台市农村生活饮用水公共供水单位水质监测规定出台, 让农民群众喝上放心安全卫生水
本报11月27日讯(YMG记者于明君通讯员王善浩)记者今日从市卫生监督所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让农民群众喝上放心安全的卫生水,烟台市制定了《烟...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