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提示
如果有一天,意外事故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该怎么做?如果什么都不会做,干等着120救护车的到来,那么我们很可能眼睁睁看着生命消逝。
昨天上午,在烟台市首届急救技能大赛上,全市36家120入网医疗机构的108名选手“华山论剑”,就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固定搬运这三项使用频率最高的救护技能进行现场PK,选手们的“急救速度”让人惊叹。
本报也请急救专家为您解读遭遇意外事故时,要如何急救自救。
快!4分钟能抢回一条生命
“先生,先生,你能听到我说话吗?”“开始按压”……在心肺复苏赛场上,选手正对着“病人”急促地喊着,确定“病人”无呼吸、无意识后,立即开始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
“心肺复苏是急救技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这个小小的项目包含了多个方面。比如,做胸外按压次数每分钟不能小于100次,深度不能小于5厘米。如果胸外按压频率过慢,病人的有效血液循环量就达不到……”120指挥中心主任常黎明介绍,“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
“心脏急救的前4分钟,是黄金时间,因为一旦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脑组织缺氧,脑细胞功能将呈不可逆状态。因此,心脏急救一定要遵循‘现场复苏\’和‘目击者先复苏\’的原则,就是说,谁先看到病人倒下,谁就先复苏,不要互相推托、浪费时间。”常黎明说,市民在发现有人溺水、晕倒等情况,除了打120急救电话之外,还要确定是否是心脏骤停,必需赶快做心外按压。
“这个动作,我练习了两个月!”刚刚从赛场上下来的103号选手张伟东说,心外按压其实很好操作,一定要记住一个字“直”———抢救者腕、肘、肩要保持一条直线,双手按在患者胸骨上方的正中,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
“胳膊一定要绷住劲,才能把力量传递到患者胸骨上。按压时,不能没有规律地乱按。”张伟东说,最好自己心里数着数,按压的频率要快,基本上每分钟80-100下。
稳!车祸病人不能随意搬动
“准备好了吗?”“开始双肩锁!”……在“颈椎损伤固定与搬运”比赛现场,记者看到,烟台山医院3名选手在操作过程中,不停地大声重复动作流程的“台词”,这是为啥?
“这么做不是为了单纯比赛,是为了记准流程。”常黎明说,实际上,面对血淋淋的意外事故场面,医护人员也可能脑子发懵。
因此,技术操作中就要求工作人员不断“口述”流程,就是为了使每一个动作规范化、标准化,即便是面对任何救援情况时,脑子里每个流程也会一板一眼地“跳”出来。
“有外伤不能随便乱动,千万不能一个抬头,一个人搬脚。”毓璜顶医院的骨科专家说,遇到车祸时,如果伤员出现颈部疼痛时,可能意味着脊椎受损,抢救者一定要稳,要找专业的救护人员才行。“在国际病历中,不少病号即便进行了及时的急救,仍然是截瘫,这有可能是不当搬运造成的。所以遇到车祸伤员,不能搬动或者挪动伤者肢体,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搬病人得先稳定自已,要是自已体位不稳的话病人更晃荡了。”在比赛现场的观摩区,一位老选手边看边为记者解释说:“你看,他们伸手、眼睛上下环顾四周,是为了确定环境的安全;每个手法,都是要保持病人的脖子和头颈是一体的……”记者现场算了一下,4分钟的时间里,3人组合将近完成70多个动作,每超时一秒钟都会“罚分”,而且,每个细微动作差一个手指头距离都不行。
“在做‘头锁固定\’这个动作时,要求救护人员的手指尖不能超过伤员耳垂,口鼻也要露出来,以便呼吸保持畅通。”就是“一伸手就到伤员耳垂”这一个动作,各位选手们得练一周以上。
细!伤口出血不要用皮筋儿勒
在“急救止血”赛场里面,记者发现,选手们要对胳膊、头部等不同的出血部位进行快速包扎,而一块三角型的白布成了选手们比拼的“道具”。“这里面怎么样打结都是有讲究的,比如说,三角巾打的是滑结,它绑得非常结实,但只拽一个角,一下就能瞬间分开。”比赛现场,选手为记者讲解道。
“以前用皮筋儿一勒,这个办法是不合适的,在临床中发现有用皮筋儿勒得肢体坏死的,要用领带之类的稍宽一点儿的进行止血。”骨科专家告诉记者,创伤后出血导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第一时间制止出血就有可能挽救人的生命,最直接的方法是,压迫伤口出血点,再找合适材料进行加压包扎。
常黎明主任介绍说,在自家私家车上自备一条三角巾非常必要,身体的每个位置发生问题一缠就行,比绷带好用,包扎前,要先看伤口有无异物,一般性损伤可直接包,但要是伤口有异物,一定不要随意拔出,而是把它和身体固定在一起,等待专业人员进行救治。
新闻推荐
福山8个新小区今年可否供热?, 昨日,福山热力、清泉供热走进96110
北美枫情小区今年不供暖吗?丽景家园入住率达到50%了,可为什么一直供不上暖?……昨天8:30—11:00,本报邀请福山区热力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姜忠辉、清泉供热客户服务中心主任孙...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