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长宁新闻 > 正文

宁县:“30+1”领着农民发“羊”财

来源:甘肃日报 2012-10-23 00:2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吴梦寒

通讯员 石颢 张建林

“30+1”组合,是宁县的养殖新模式。一是指户养30只基础母羊,加上一只种公羊,农户可以选择养一组,也可以选择养几组;二是指一个村有30个养殖户加一个养殖大户。据介绍,“30+1”可是经过专家估算经济效益最佳的集合。

9月5日,宁县宁州肉羊种羊养殖场。17栋标准化暖棚羊舍整齐划一,300立方米青贮窖、消毒室等现代化养殖设施一应俱全,一舍舍膘肥体壮的肉羊欢蹦乱跳。

宁县焦村乡党委书记王成科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一些农户靠养羊发过“羊”财。但传统养殖成本大、效益低。为了大力扶持肉羊产业,推动养殖方式转变,县上去年引进了甘肃大禹公司,投资1.1亿元兴建了宁州肉羊种羊场。并由县养羊联合会与甘肃大禹公司签订“投母还羔”协议,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连贯机制。甘肃大禹公司按“30+1”组合投放给农户饲养,并按保护价回收,滚动发展,形成“投母还羔”、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

一组“30+1”羊,要4.92万元。没有启动资金怎么办?县上把小额担保贷款和扶持肉羊产业结合起来,由政府提供4万元贷款担保,现场办贷款,现场签养殖协议,现场领羊。

王成科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只母羊按两年三胎计算,两年下来30只母羊可以收入7.7万元,还清贷款还有盈余。这以后产的羊羔就全都是利润。

宁县良平乡赵家羊场场长豆前锋,去年4月初,用20亩地建成标准化羊舍4栋1200平方米、肉羊活动场所1800平方米。按照县上的“30十1”模式,从宁县大禹公司购进道赛特等纯种公羊30只、小尾寒羊杂交一代母羊680只,从去年6月初饲养至今,已产羔512只,纯收入22万元。

为了促进肉羊产业发展,政府还提供畜禽零费用免疫、养殖技术无偿服务、青贮氨化建窖机械补贴等扶持政策,大力推行“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起了一个个养羊小区。

目前,全县已落实政府小额贴息贷款1.35亿元,撬动民间资本1.65亿元,建成宁县大禹、碧海牧业等规模肉羊养殖场12个,发展“30+1”规模养羊户1020户,组建成立产业合作经济组织17个,实现产值2.22亿元。

新闻推荐

一场别开生面的村民大会

本报记者先朝阳“过去给钱给物要我干,现在主动参与我要干。”这条标语表达了宁县湘乐镇樊湾村村民的心声。4月11日,在樊湾村文体广场,480位村民和近百名市县乡干部围坐一起,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大会。...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宁县:“30+1”领着农民发“羊”财)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