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思忆
为期4天的第三届中国 (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近日在南充市落下帷幕,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37支合唱队伍参加了这一合唱盛会。
本届嘉陵江合唱艺术节的举办,不仅填补了四川省举办全国性合唱赛事的空白,还得到了各省合唱爱好者和中国合唱协会专家们的一致好评。但据记者调查,近年来,四川省合唱队伍呈上升趋势,但由于专业水平、资金实力、参与群体等多种因素限制,较之东南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差距。
多数处于“齐唱”低水平
据了解,目前在四川省合唱协会注册登记的合唱团约有30余个,若算上社区、学校或企业,常设的合唱团有300多个。合唱团的组织形式又分为有挂靠单位和自发组织两种。
组建于2003年的长城合唱团,曾两次参加成都市老龄委主办的老年合唱比赛,还获得了三等奖。“由于是自发组织,合唱团的经费全部AA制。”负责人兼指挥赵正洪告诉记者,9年来,他坚持义务给团员培训和指挥。合唱团训练场地选择在成都一家私立培训学校里,每周训练一次。每次外出参加比赛,路费和食宿费都是队员自己承担。
而有挂靠单位的合唱团,日子也过得并不富裕。今年刚刚成立的宜宾外婆合唱团挂靠于宜宾市文化馆,市文化馆免费提供训练场地和指导,“但外出参加比赛或组织活动的经费,还是由团员们自己出‘大头\’。”合唱团员马燕玲说。
老龄化也是四川省合唱团面临的一大问题。像长城合唱团,以55岁左右的退休职工为主。由于部分中老年人文化水平和学习能力有限,因此多数合唱团都是以“齐唱”示人;即使有划分声部的,音效也缺少整齐性和融合度。“并且大多数团队培训时都使用简谱,五线谱的普及率很低,因此,演唱时在音程、声音调整上也受到了影响。”省合唱协会主席李西林说。
吸纳专业人士到群众合唱中
本届合唱节比赛评委会主任、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合唱事业在我国最早开放的以广东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发展起来。2000年以后,从南向北辐射发展,在以北京、沈阳等城市为代表的华北和东北地区有了突破。近年来,合唱事业开始在西部地区普及。
在本届合唱艺术节中,天津黄钟合唱团的表现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从1947年成立至今,黄钟合唱团不仅培养出王巍、林青、李光曦等数位我国著名歌唱家,还吸引了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沈湘、天津音乐学院教授赵金彦等音乐界专家加入。据黄钟合唱团副团长王生介绍,合唱团平均每周培训一次,选在设施较好的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礼堂练习。赵金彦教授不仅义务为合唱团担任了20多年的指挥,还为合唱团创作了几十首合唱曲目,并在天津当地合唱团体中广为流传。
在李西林看来,四川群众合唱要再上台阶,首先应该整合现有的团队资源,加强中青年团队和高校团队建设。“不仅要将专业人士吸纳到群众合唱队伍中,还要与作曲家 ‘联姻\’,创作出更多的合唱精品。只有这样,四川省的合唱团才能唱出自己的风格,在全国的合唱队伍中有自己的个性。”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周伟)11月13日,四川房地产企业九峰集团正式进军白酒业,其子公司银龙酒业在贵州茅台镇打造的酱香型白酒——富贵天子酒在成都上市。九峰集团董事长周成元表示,该集团将会把白酒产业发展成集...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