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刘长宾 文/图
你也许永远也不知道,诺大一个宜宾城大大小小的住宅小区里,究竟藏着些怎样的不为人知的物事。在南岸西区的一个小区里,一条青石小径畹延进入树林的深处,春色中随意的一转,一步宽的小径尽头,就蜷了一个小小的茶舍。
青砖和稻草搭成的小舍门楣,远远看去有点像当年刘备三次拜访过的诸葛孔明的茅庐。藤蔓顺着青砖墙爬上了门楣,为一色陈旧添了几分新绿。两道雕花缕空木门微微掩着,门环上挂着一只青铜小鲤鱼,浓郁的中国风扑面而来。推开木门,轻描淡写间就站在了一个蜀南旧民居中常常可见的小院落里。纯白色的碎石头铺满了整个院落,几块大青石引出通往小舍正厅的路径。阳光透过树叶星星点点地洒满小院儿,翠竹掩映,石磨流水,古朴而又清雅。墙根、屋角满满的种着各种多肉植物,一片春意盎然。
茶友们三三两两,落座于院子四周,或轻谈私语,或品茗弹琴。抑或,偷得浮生半日闲,修竹下捧一杯清茶,握半卷书,于丝竹声中循流水潺潺,梅枝疏影里任光阴扶篱而过。如此,也可抵十年尘梦了。
小舍正厅座北朝南,镂空木窗让阳光渗入,视线格外开阔。房间的陈设,不论是八仙桌、长条案,还是书架上摆的茶饰、茶具,都从骨头里透着陈旧和斑驳。正厅是茶友们学习茶艺的地方,“一帘春欲暮,茶烟细杨落花风”,对于茶友而言,无论何时,有茶的时光终还是美的。只需将那一枚小小的茶朵放入壶中,捡拾起一丝丝的记忆,酌量加入适温的水,细听那茶朵伸展的声音,听着她将你的记忆慢慢打开。正厅后面还有厢房两三间,一张长条案,几把灯挂椅,灯光一例的昏黄。周边环着高高低低的木制架格,摆着茶、茶具、书籍等等。
正值春来,小舍正在举行立春茶会。院落里的七席茶台分别由七位茶师来展示自己的茶艺。茶师身穿行茶服倚台而坐,茶台上布置了精美的茶席和茶饰。你随意走到自己喜欢的茶台面前,行了茶礼之后,便可向茶师讨茶喝。我寻了一个最靠边的茶台,向那位年轻的女茶师讨了一杯普洱,那幽幽的茶香,便也是寻了千里才停靠于你的鼻息。茶入口中的那一瞬间,已忘记用什么词来形容那种感觉,说不清是茶寻了你,还是你寻了茶,总之那份妥贴和自然恰到好处。
在这里,就让心绪漫无目的地飘来飘去,空气中弥漫着的茶香和春天的气息融合得天衣无缝。很简单的茶,正如这个很简单的茶舍。
新闻推荐
一周来,宜宾的天气晴好,阳光明媚,鲜花盛开,处处都呈现出大好春光。据天气预报,这周开始,气温将会下降,“倒春寒”往往让人猝不及防,一不小心就可能遭到疾病的“偷袭”。在这里,小编综合呼吸内科、消化内科...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