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洁
“限塑令”自2008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根据规定,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限塑令”实施初期,不少消费者选择了“自备袋子”,经过一段适应期后,消费者逐渐认可了收费的塑料袋。
“限塑令”实施7年多了。采访中,记者听到多种声音:“限塑令”并非“禁塑令”,“白色垃圾”需要有一个去处,这不是简单“限塑”能做到的。“限塑令”虽然目前收到一定成效,但仍有很大改变空间,还需要更多的程序……
■几角钱的支出无痛感
“需要塑料袋子吗?”17日,记者在宜宾城区多个大超市采访时发现,对每个结账的顾客,超市收银员都会这样问。
“大多数顾客会选择买一个塑料购物袋。”在绿源超市工作了9年的收银员王琴告诉记者,自备软布口袋的市民比“限塑令”实施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精打细算,会为了节约几毛钱使用自备口袋。但年轻人一般怕麻烦,大多选择买塑料袋。”
“塑料袋缺乏价格弹性,有偿还是无偿,基本都是刚需。几毛钱的支出,在购物中没有什么‘消费痛感’。而且拿回家还可以当垃圾袋,也不算浪费。”市民李女士认为,大多数消费者不在乎花几毛钱买个塑料袋。
也有市民表示,“限塑令”实施后,自己养成了随身携带软布口袋的习惯。“一是环保,二是带软布口袋也挺方便……”
■超市免费“手撕袋”泛滥
常去超市购物的人都知道,超市里用于包装生鲜食品、熟食、面食等商品的塑料袋(也叫手撕袋、连卷袋、平口袋)规格、大小不同,在功能上可以替代传统的“背心式”塑料袋使用。不把手撕袋列入禁止范围,等于是给免费使用塑料袋留下一条路……
记者在超市水果蔬菜区看到,几乎每个摊位上都摆放着这样的免费塑料手撕袋。这些手撕袋格外受欢迎,不少市民一撕就是好几个。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一些购买了卫生用品、洗漱用品的顾客,也过来顺手撕走两个口袋。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其实这些手撕袋原本只是用于包装水果蔬菜,顾客的这样用法已经让‘限塑令’变了味。”某超市一管理人员表示,实施“限塑令”以后,这种塑料手撕袋的使用量成倍增加。
■管不住农贸市场
在城区几个农贸市场,记者见到还是“白色飘飘”。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买菜的大叔大妈们,很多人表示忘记“限塑令”从何时起实施了。
随后,记者询问一些摊主。摊主反问,不用塑料袋用什么?“大家都提供塑料袋,我要是不给塑料袋,谁还买我的?”一名卖肉的摊主坦言,经常有小贩来送货,一包塑料袋100个,才几块钱。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农贸市场上提供的塑料袋,几乎都是那种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这种袋子是国家明令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的。
■落实“限塑”涉及多部门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发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修订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超薄塑料购物袋列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市发改委在每年节能宣传周都会发放几千个环保袋,并不时通过手机短信和出租车顶灯进行宣传……”市发改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科工作人员介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明确了各个部门的具体责能,如质检部门要建立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督机制;工商部门要加强对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监督检查;环卫部门要加快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理;环保部门要加大对废塑料回收利用过程的环境监管等等。
各部门各司其责即可,可7年“限塑令”为何效果不佳?据悉,文件只规定了相关部门的职责,未明确设定塑料购物袋相关的实施计划,难以进行有效评估;对执行情况和效果,一直没有任何信息,公众只能在生活中体会政策的影响。
“限塑政策的最终落实,根本上还是需要国家在相关替代品产业上加大投入,发展可降解的环保制品。比如,对于企业相关的科技研发进行补贴,对可降解产品减免税收。没有可利用的、方便使用、价格合理的替代品,消费者就没有更好的选择,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就得不到相应的支持。”有关人士表示,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超薄袋一直泛滥,农贸市场和个体商贩普遍不对塑料购物袋收费。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滥用塑料袋的危害,影响消费者改变购物袋使用习惯。
相关链接:
国外如何限用塑料袋
韩国:不管在商场购买多么昂贵的东西,商场都不会赠送购物袋。如果消费者没有自备袋子,就得花100韩元购买塑料袋。商店会原价收回这些袋子,顾客也可以拿旧袋子到商店或超市换新袋子。自1999年实行购物袋收费制后,塑料袋的使用量减少了60%。
德国:大多数商店让消费者自行选择是使用塑料袋还是帆布或棉布购物袋。塑料袋根据大小收费,从0.05欧元到0.5欧元不等,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的商店需要缴纳回收费。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陈道强文/图作为宜宾首个邻里社区商业,宜宾临港开发区龙顺邻里中心从去年11月15日开业以来,如今度过了它的第一个春节。相较于传统社区商业不同,邻里中心更加彰显“集中式”“综合化”“规...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