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军
近年来,榆林市马合农场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一场一业”的发展路子,其现代特色农业,特别是现代特色养殖业的发展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从马合农场看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实施科技兴场战略,在产业升级上实现新突破。现代农业必须以物质装备为基础,以高新科技为依托,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农业,以集成配套的科学技术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建立健全农场科技推广体系,实施科技进场入户工程,通过完善科技装备,与科研院校、农业技术单位交流合作,加强职工科技培训,逐步建立起以农业科研院校为依托,以科技人员为纽带,以科技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农业科技传播网络。抓好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的引进和开发,解决好现代农业建设中的一些关键性技术问题。如北方寒冷地区日光温室安全越冬问题。抓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既抓现有人才的培养和作用发挥,又抓新人才的引进,形成爱才、惜才、育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实施板块开发战略,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上实现新突破。农场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总体上要按照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区关联模式,采取板块开发、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方略。马合农场着力打造了两个产业示范板块,即高效设施蔬菜示范板块,通过集中连片的高标准、规范化设施蔬菜示范板块的开发建设,全面展示先进的科学技术、标准化的生产过程,产业化的运行机制,扩大典型板块的影响效应,建成现代化的农业示范基地;标准化小区养殖示范板块,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标准化养殖示范小区,全面推行统一良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屠宰、统一销售的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模式,逐步在全垦区推广,最终建成现代化养殖示范基地。
实施产业化经营战略,在发展模式上实现新突破。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才是拉动产业化发展的动力之源。马合农场确立以新墩、马连界分场为代表的标准化小区养殖模式,着力打造大型农产品交易市场,配合饲料、牧草颗粒饲料等加工企业,使这些企业逐步成为牵动农场产业发展的“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工农贸、产加销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在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区农垦总公司领导下的农场法人负责制。在项目建设上,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管理,统一政策措施,建立行政领导包抓项目,技术人员包抓质量,营销人员包销路的分工负责目标责任制。在运行机制上,实行“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市场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运行机制,用企业经营的思路开发农垦现代农业建设项目,逐步形成市场化运作的新机制。在投入机制上,加大政府投资争取力度,积极争取省、市、区各级政府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持。坚持“以资源换资金、以市场换项目”的招商引资方针,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引进资金、设备、技术和管理经验。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吕晶报道为确保榆阳区建设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指导力度,榆阳区日前制定了《榆阳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工作督查办法》,将重...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