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王森报道榆林市近年来不断加强宣传,注重总结试点工作经验,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在非公有制单位中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截至目前,榆林市已有96户非公有制企业、2774人加入缴存公积金。
为帮助企业和职工认识和理解住房公积金制度,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召开企业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参与的座谈会,对住房公积金的概念、缴存者权利和义务、贷款政策等进行广泛宣传;利用每年“两会”和经济工作会召开的有利时机,向代表、委员发放宣传资料,扩大影响力;采取编写简报、悬挂横幅、开展咨询活动、上门征询意见、在新闻媒体开办专栏等形式,开展经常性宣传活动。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还将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住房公积金工作列为各管理部门年度工作主要目标,制定了具体考核办法。把任务完成情况同年终考评挂钩,实行评选先进一票否决制。定时组织人员对全市非公有制单位进行普查摸底,了解掌握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生产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在具体工作中,先选择改制企业以及能源、建筑、服装、酒店服务等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在这些企业中,选择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非农业户口和本地农民工等相对稳定人员,建立住房公积金,增强示范和带动效应。在实际操作中,根据企业盈亏实际确定缴存基数和比例,基数一般以企业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单位和个人分别缴存5%—12%。对非本市户籍的职工,适当放宽使用条件,如果同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关系,可以随时办理转移手续或直接提取个人账户上的住房公积金;在个人委托贷款方面,只要连续足额缴存公积金半年以上就可以申请贷款。非本市常住户口职工,在本地购买自住房,可以申请贷款,也可以用住房公积金支付住房租金。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单位2531户,容纳劳动力近18万人。目前,80%以上的企业生产经营正常,发展前景良好。
新闻推荐
黄晓军近年来,榆林市马合农场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方针,坚定不移地走“一场一业”的发展路子,其现代特色农业,特别是现代特色养殖业的发展走在...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