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中令人瞩目的这句话,被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是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中国共产党作出的庄严承诺。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专栏“十二五老百姓期待什么”,记者将与榆林市不同地域、不同收入、不同行业的百姓面对面,倾听普通群众对未来五年的新期待。
本报记者张富强孟子清报道虽已不是农忙时节,但万健还是忙得没法消停,这位从1985年开始就当选为榆阳区黄土梁村党支部书记的“资深村干”,亲眼见证并参与了村子几年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对于即将到来的“十二五”,万健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加快土地流转的实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村民的钱袋子更鼓”。
黄土梁村地处榆林近郊,全村1300多村民拥有耕地面积3000多亩,“十一五”期间,村里依靠发展特色
农业和养殖业的多种经营路子,使当地农民逐渐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今年,该村人均纯收入已达11500多元,70%的家庭有了小轿车。
“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就必须把土地化零为整。”万健说,当下村民们都非常关注土地流转的问题。在他的心目中,未来增加村民收入的蓝图是这样的:一部分人搞现代特色农业,一部分人搞养殖业,还有一部分人从事第三产业和劳务输出,各尽所能。“这样一来,村民的收入将提高2至3倍。”
距离榆林只有16公里,新修拓宽的榆乌公路穿村而过,黄土梁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也在加快。沿公路建成的一排排小楼房,是该村的商贸小区,而多功能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医疗保健站、畜牧兽医站、农民夜校等公共设施,让村民们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巨大成果。
“农村招商引资难,但必须去做这个事!”万健透露,经过多方努力,已经有投资商把目光瞄准了黄土梁,今后的黄土梁人也要过上跟城里人一样幸福的生活。
新闻推荐
整齐的西古村移民搬迁房本报记者张红王艳“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农业和农村的全面发展,村上通过移民搬迁、自来水入户、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路平了、村...
榆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榆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