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核心是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如何从榆林能源大市的实际出发,寻求发展低碳经济的空间和条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998年国务院将榆林确定为国家能源化工基地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工作,把节能降耗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和扩大内需、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强化节能管理与目标责任考核,完善节能政策法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强化重点用能企业和重点领域节能管理等措施,发展低碳经济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榆林市在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上虽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榆林市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的特点和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制约,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如能源结构转换难度大、第二产业占绝对优势的经济结构转型任务重、能源化工基地建设项目快速实施,能耗总量快速增加,减排压力加大及科技落后、科技人才匮乏制约低碳经济的发展,政策法规亟待健全,群众低碳生活意识淡漠、不良消费
习惯普遍存在等。
榆林市是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主体,理应为搞好陕西低碳经济试点、率先发展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着力于重点。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减排、植绿为抓手,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和规划先行、政府推动、公众参与、重点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着力化石能源产业深度开发,着力可再生能源和非能产业发展,着力节能减排,打造以包容性增长,能源产业与非能源产业综合发展,南部地区与北部地区协调发展的现代新型民生经济。
加大产业调整力度,注重建设好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一是着力推进煤碳资源的深度转化。榆林市煤炭资源深度转化产业链的构建要充分利用侏罗纪煤炭的高挥发份、高含油率的特点,以煤炭热解为基础,通过物质集成、技术集成、能量集成、产品集成,对热解气体组分、液体组分和固体产品进行梯级深度综合利用,对副产物和废弃物进行再融合利用,拓展产品领域,形成初级加工、中级加工和精细加工密切结合,产品链有效融合的三级产业体系,最大程度体现节能、低排和循环经济。
二是着力推进经济结构优化。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榆林市正处于工业快速增长时期,而服务业滞后,在全市经济结构中的比重过低。面对即将
来临的低碳时代,要实现榆林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应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要努力推进环保节能、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要强力促进工业内部结构优化。
三是着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应充分利用榆林市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积极借助陕西省科技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的优势,着力推进以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利用及可再生能源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加强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石油替代品的生产和应用工作,加大定、靖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向资源高效利用生态园区转型的步伐,促进低碳产业体系的建设。
四是着力把好产业项目准入关,保障低碳产业体系建设。坚持项目审批执行防污染减排的政策措施,以环保为基准,坚决执行“四不批”的原则: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不批;高污染的项目不批;不符合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的项目不批;民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不批。为低碳项目开“绿灯”,为高碳项目亮“红灯”,从入口保障低碳产业体系建设。
注重低碳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把发展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发展总体规划,融入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规划,融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坚持资源开发与自然生态环境相互融合的布局结构模式。结合榆林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研究制定榆林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出台建设低碳城市的产业政策和
发展规划。开展社会经济发展碳排放强度评价,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低碳城市发展指标测算体系。
注重煤炭的“绿色”开发。煤炭产业的低碳化发展,首先要从源头抓起,就是要用“绿色”的理念开采黑色煤炭。要从广度资源的角度,对煤炭、煤尘、伴生矿产、地下水、瓦斯等进行综合开发,核心内容是精采细采、适度开发、最大回收、最少排放。要通过加大煤炭资源整合力度和清洁生产条例的贯彻,伴之以严格的管理措施,在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决遏制掠夺式疯狂开采,从源头上把好关口,逐步实现榆林市煤炭产业走“绿色”开采、低碳化发展的路子。
注重机构、政策法规的配套建设。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法规保障,政策配套;试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注重绿化,建设节能环保城市。要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方式;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大力降低建筑能耗;提高垃圾污水处理水平;加快城市绿化步伐,创建森林城市。同时注重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引导工作,要提高全民对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提倡低碳生活和消费方式。
(市决策咨询委员会)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白潇报道记者日前在市政府了解到,“十二五”期间,榆林市将按照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要求和“大集体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模式继续加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的步伐,初步...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