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丹报道“这几天又有什么在搞团购?”“你今天团购了吗?”最近,一种新兴电子商务模式——网络团购,正受到榆林网民的热切追捧,也逐渐改变着榆林市民的传统消费方式。
前不久,榆林学院外语系的常同学就在榆林一家专业团购网站上,以58元的价格“淘”到了原价为117元的榆林某知名火锅店优惠券。常同学告诉记者,这张优惠券包含了一份3到4人的火锅套餐,算下来基本相当于是5折的优惠。“就是和宿舍的几个朋友一起去也够吃了。”这样的优惠对于没有收入的学生一族来说是再划算不过了。以前就经常上网买东西的小常表示,过去在网上“淘”东西也仅限于从外地邮购衣服和书,现在在很多
团购网上可以低价享受榆林本地商品的优惠。她告诉记者,自己已经逐渐恋上了这种“宅”在家中坐享超低价消费的乐趣。
记者打开榆林一家团购网站看到,该团购网站基本每周都会定时更新一款折扣商品,并标出原价、团购价、节省金额和优惠幅度。团购消费者一旦中意某款商品,只要点击“购买”并网上支付相应金额即可。当参与团购的人数达到该期团购设定人数下限时,便意味着组团成功,商家便会统一发货。团购商品小到餐券、影券、桌球券、玩具、书籍、美容美发产品等商品,大到旅游、健身、婚纱摄影等服务产品。
据了解,“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实惠的商品”是不少网友进行团购的宗
旨。团购就是利用快速发展的互联网让原本不相识而又志同道合的人们在一起“精打细算”,通过共同消费,可以与商家讨价还价,使商家最大程度将商品让利出售。“很多消费者组织起来,变成有规模的集体消费,就能争取到个人享受不到的优惠。另外,在商品的售后、质量保障上,集体的力量也不容小觑。”榆林一名自由职业者刘思扬告诉记者。
据了解,今年年初网络团购已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风靡,而榆林本地正刚刚兴起这样的团购风潮。除了年轻白领和学生,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榆林人也慢慢尝到了这种全新消费方式所带来的甜头。从来没有在网上买过东西的市民李女士,最近让女儿在团购网上帮她购买了一个家里
摆放的花架,对比下来比市面上卖的要便宜近50元。价廉物美的实物拿到手里,一下子让过日子精打细算的李女士爱上了团购,现在也开始浏览团购网站了。
而对于商家来说,团购能有效地增大生意的业务额,容易达到薄利多销的目的。而且,团购能带来一个无形的广告效应,给商家带来了很好的口碑。
“网络团购是商家、消费者两相宜。商家薄利多销,消费者也能买上价廉物美的商品。”榆林一家加入了团购网站的影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11月以来,该家影院推出的两次团购套餐,一经推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同时也为这家刚刚开张的影院在榆林打开了市场。据了解,在与团购网站合作后,该影院的上座率提升了1倍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冯军报道前段时间的上海高楼大火,让市民对家庭财产保险的关注度明显提高。但记者了解发现,榆林市家庭财产险投保率不足1%,且各家保险公司对推广家庭财产险的热情也不高。现状:投保率低保险产...
榆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榆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