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镇里的四级路修好了;在自家门口也能做生意了;大项目将落户村里……变化在一天天发生,玉东新区茂林镇鹿塘村的村民过上了幸福的好日子。
顺心:不用穿着雨衣去上班了
“我的雨衣可以收起来等下雨的时候再穿了。”住在鹿塘村的陈振光感慨地说,穿着雨衣去上班已经成为历史,这个真实的笑话却成为鹿塘村发生变化的有力佐证。他是茂林供销社的一名职工,原来从村里通往镇里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泥水路”,下雨天坑洼泥泞,骑车技术不好的还容易摔跤;晴天更是苦不堪言,漫天烟尘飞舞,衣服上、脸上、头发上都沾着灰尘,大家都开玩笑地说是“灰佬”。为了让自己干净一点,陈振光成了无论晴天雨天都穿着雨衣去上班的人。
如今,从茂林镇一路驱车驶来,宽敞平坦的四级路不仅直接通到鹿塘村委,还有两条继续通往崔屋和福成自然村。“路修好了,我的板栗也好卖了。”村民邓理玉种了140多株板栗树,每年都有几千斤的板栗收成,以前路不好走,只能自己一点一点拉到镇上去;如今路修好了,不用自己张罗,自然有客商前来收购。
“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群众信任我们,我们就要好好干。”村支书朱有其说,村委班子1996年组建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好通往茂林镇的公路,为村级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让村民出行更方便,更让农产品得以流通。路通自然财到,该村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有机蔬菜,水果有荔枝、龙眼、板栗、黄皮等10多个品种。近年来该村水产养殖业、无公害蔬菜种植、林下经济不断发展,通过租地的方式,实现规模经营,95%的土地实现流转,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大部分村民在村内就业,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去年人均收入达7180元。
舒心:村里像城里一样了
幼儿园的孩子们在滑梯上快乐地玩耍,刚放学的小学生挤在图书室看书,身体不舒服的阿婆在卫生室看病……记者近日在这里看到了这样的场景。“我们这里和城里差不多了。”村民覃家元高兴地说,如今大家都觉得住得很舒心。
村委办公楼俨然就是一个社区中心,在公共服务中心大厅可以办理各种行政事项,出具相关证明等;图书室有各种科技种养书籍可供查阅,也有电脑可以上网查询资料信息;村民有头痛感冒等可到卫生室看病拿药。而在村委办公楼对面,沿街的13间铺面生意兴隆,餐饮、药店、超市、修理店等一应俱全,村镇的雏形已经初步显现。“建设一个村级街区!”朱有其说,1996年筹资建设好村委大楼后大家又想办法把对面的土地进行开发,既方便了群众的日常生活,又能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谋生。各种生活设施都慢慢齐全起来,鹿塘幼儿园在1998年开设,吸引了鹿塘、鹿潘、鹿峰、沙井等几个村的70多个孩子前来入学,为此还专门有校车接送。
开心:好日子更有奔头了
蓁蓁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将落户鹿塘村!记者从《广西玉林市玉东新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总体规划》以及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相关规划中了解到,该村被定位为绿色养殖型村庄,主要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即通过引进大量新品种,利用现有养殖技术和优势,发展生态养殖业,建立鱼苗繁育养殖基地、鳖苗繁育养殖基地和鸡鸭鹅养殖基地,发展生态种植业,建立良种蔬菜、特色蔬菜、有机水稻、生态果园等基地,同时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与度假旅游、观光旅游。“今后,鹿塘村不仅更漂亮,鹿塘村民的日子还将过得更好。”朱有其说,该基地建成后,不仅能解决10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村貌也将呈现出“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新一景。
新闻推荐
...
玉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玉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