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新闻 横山新闻 神木新闻 府谷新闻 靖边新闻 定边新闻 绥德新闻 米脂新闻 佳县新闻 吴堡新闻 清涧新闻 子洲新闻
地方网 > 陕西 > 榆林市 > 榆林新闻 > 正文

榆阳区:幸福的日子唱着过

来源:陕西日报 2015-03-16 19:05   https://www.yybnet.net/

春节期间榆林市中心广场的秧歌表演

通讯员 王培斌 高岳飞 本报记者 王天洋

2012年以来,榆阳区城乡建设日新月异,老百姓生活水平日渐提升,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高了,他们由欣赏到自发参与,组织各种文化团体,自办文艺节目,互相传艺取经。榆阳区政府也因势利导,不断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近两年全区文化事业建设投资超亿元。

城乡居民自办文艺团体

2013年春,榆阳区城乡居民在区政府的支持下,自办文化团体224个,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就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吹拉弹唱样样行的局面。秧歌队由原来30多班,发展到现在156班,人员由原来1000多人,一下子发展到近10万人,上到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七八岁的小孩也参加到这些演出团体。

鱼河镇鱼河村村民付菊莲发起组织的秧歌队如今已达到三四十人,红白喜事总有她们的身影,今年春节期间还为当地群众进行义务表演。

这些民间文艺团体演出的曲目也由秧歌发展到二胡、快板、歌舞、相声、小品、笛子等。同时,他们还从队伍中选出有文化、有能力的群众,编导一些群众容易接受的好节目,说说惠农新政策,唱唱农村新变化,谈谈国家大事,聊聊致富新经验,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火车站广场到榆溪河畔,时时有活动,天天有演出。鱼河镇许家崖村村民高立顺从小喜欢文艺活动,如今快60岁的他已搬进城里居住,每天不是在陕西省煤田地质局一八五队门口,就是在中心广场,时而高歌一曲,时而拿起乐器和大家乐和乐和。分散在城乡的100多班自乐班,利用业余时间,不间断演出,自编自演节目,大都是贴近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好节目,群众看了掌声阵阵、笑声连连。

文化场馆拔地而起

榆阳区在多个乡村建立了文化场馆,仅在鱼河镇王兴庄村建设的村级文化广场投资就达百万元。娱乐设施齐全,太阳能灯晚上照明,成为王兴庄村一道亮丽风景线。该村农家书屋里,各类书籍琳琅满目,方便村民学习文化知识,科学知识成了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在文化场馆建设过程中,老百姓热情高涨,自发捐款的不计其数。鱼河村3处文化广场占地两万多平方米,投资500多万元。为了建设好自己的文化广场,不管是走出家乡的鱼河人还是外出打工的,都给予极大的热情和支持。做生意致富的村民张二娃捐款4万元,在他的带动下,个人捐款100多万元,投劳者更是不计其数。鱼河茆镇黄崖跃村王玉生个人捐资为村里修建了文化广场。

如今,像鱼河村这样宽敞的活动场地榆阳区就有20多处,这些演出场馆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

广场舞姿遍城乡

嘹亮的歌声响起来,优美的舞姿飘起来。区文体局培训了206名协管员,负责乐器的发放、保管和使用。他们不仅是乐器的管理者,更是文艺爱好者的编导和领头雁。

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场舞成了大家的娱乐舞和健身舞。鱼河村村民马生军每天坚持跳广场舞,他不但自己跳,还带起了70多人的广场舞团队。

镇川镇庙湾村是个劳务输出大村,也是商贸集散地。每到年头,外出打工的青年人都回到家,就显得热闹非凡。薛海波一直在南方打工,回到家里,他家便成了娱乐场所,终日歌声不断。现在全区卡拉OK已达几十家。一些老年人也不甘寂寞,穿起自己心爱的衣服,拉上音响到环境优美的地方跳上几曲,活力四射。

新闻推荐

以示范建设为契机做职业教育领头雁 ——榆林林业学校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纪实

化工专业学生技能竞赛。计算机专业学生网络布线实训。科教大楼。园林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训。学生赴德育基地接受教育。机电专业学生焊接实训。图/文孟宏雄李鹏岗姜丽芳国家重点中...

榆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榆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又是一年思念时2015-04-03 23:02
评论:(榆阳区:幸福的日子唱着过)
频道推荐
  • 延安市再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
  • “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更高效
  • 榆林经开区春来植绿忙
  • 绥德县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乡村颜值高 幸福滋味浓
  • 陕北黄土泥塑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