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宝(右一)用奉献诠释了一名医生“医者仁心赤诚济世”的天职一袭白大褂,一穿20余载,淄博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周德宝以精湛的医术、崇高的医德,温暖了无数患者的心。
多年来,周德宝脚踏实地、刻苦钻研,全身心投入到脑肿瘤、脑外伤等神经外科疾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工作中。他视事业如生命,待患者如亲人,用自己的奉献诠释了一名医生“医者仁心赤诚济世”的天职。
仁术济世不忘初心
1992年自潍坊医学院毕业后,周德宝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岗位,23年时光匆匆流逝,从当初的一名普通医生到如今的神经外科主任,其中的苦与乐不言自知。
周德宝说:“我的成长,离不开医院的培育和病人的支持,我与医院同甘共苦,与病人一起并肩作战,这是我的责任。”
从医以来,他始终用一颗火热的心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无怨无悔地做好每一件事。2015年,患者郭传良被查出脑部巨大肿瘤,周德宝看着片子,详细地向患者家属介绍了病变的起因,大脑哪些组织受到了压迫,对哪些神经组织造成了伤害,并做出了初步的治疗方案,对于患者的诸多疑问,他总是热情地解答,连医保报销程序都介绍得很详细,打消了他们的顾虑。经过近10个小时的手术,病灶被成功攻克,患者于27天后安然出院,家属特地送来感谢信,表达对周德宝及所在科室的真挚谢意。
待病人如亲人,23年来,周德宝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首位,无微不至地关怀着每一位患者,为病人排忧解难,让患者及家属放心,在平凡的岗位上获得了病患及家人的一致好评。
仁心惠民服务病患
“仁心和仁术,是一名医生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和道德品质。”在周德宝的心中,他把仁心看得比仁术还重。
正因如此,他十分注重行业作风建设,不仅带领科室全体人员以“一切为了病人,一切方便病人”为准则,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还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每位医护人员遵纪守法,严守各项规章制度。
尽管工作尽心尽责,但也难免会遇到许多难题,每当这时,周德宝都会耐心地和病人及其家属沟通、谈心。毕竟,病人的康复是医生最大的心愿,家属的满意是医院最好的服务。当了20多年大夫,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病人,周德宝从来没跟患者争执过,还和他们中很多人成了朋友。“有时患者难受,或家属心情烦闷,难免态度差些,作为医生得多体谅。”跟年轻医生交流时,他常说只有想患者所想,医患关系才能更融洽。
在一言一行中,周德宝处处都体现出对病人的关爱。他曾说:“很多病人的病情虽然错综复杂,但有时候细心一点就不难发现,这需要医生用心体察,反复问诊,如果我们在对待病人时更细致一点,那么就会给患者减轻痛苦,让他们早日康复。”
精益求精勤勉实干
患者对医生的信服,来自治疗效果。周德宝一直坚守医疗一线,从不放松对业务的要求,即使经常忙碌到深夜,但他依然抽出时间看书、学习,挤时间参加研讨会。
周德宝认为,当代医生除了要与时俱进地学习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外,还要与同事们相互学习,每一个医生在实践中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相互交流才能互相进步。除了曾在上海华山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进修学习外,他也不断地从各种途径汲取新知识、新观点,与科内同事团结协作,开展新技术、新疗法,大胆创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作为神经外科主任,他也十分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亲自指导年轻医师诊疗,组织科里的医生定期学习,规范查房,讨论疑难病历,总结经验。
路漫漫其修远兮,为点燃每个生命的希望,周德宝仍孜孜不倦地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在虽苦犹荣的行医道路上坚定前行。
名医档案
周德宝,男,1968年出生,1992年毕业于潍坊医学院,淄博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曾先后在上海华山医院、北京三博脑科医院进修、学习。现为山东省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急救与神经重症学组成员;淄博市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新闻推荐
...
淄博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淄博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