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工厂里 造房子不是梦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1-13 14:24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成都将力推建筑工业化——

在工厂的流水线上“生产”出墙板、楼板、楼梯和阳台,运送到工地后再“搭积木”般组装,这将成为成都下一步着手推动的建筑方式。刚刚过去的成都市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上,成都市建委主任张正红透露,建筑工业化将成为2014年成都建筑行业的改革重点之一。

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建筑工业化已是一项成熟技术,但在成都还是一个新话题:2012年,全市新开工房屋建设面积达7800万平方米,但只有不足4万平方米的住宅运用了工业化的“元素”。

成都具备建筑工业化的条件么?它能否洞开成都机遇的“新窗口”?

□本报记者 刘莉

工厂造房有望“造”出千亿产业

在张正红看来,多重约束正“倒逼”成都建筑业转型。“成都新二环全线的箱梁均是在工厂预制,再运送到工地现场进行吊装,大大提高了效率。”他告诉记者,根据测算,目前劳动力成本已占到建安成本的30%以上,而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可使工期缩短三分之二,人力成本占比可控制到15%以内。

此外,全面采用工业化建造方式,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可减少5吨建筑垃圾,减少近80%,现场施工产生的扬尘、噪音、污水也将大幅减少。让市民直接受益的是,装配式住宅可以取消“抹灰”,减少了空鼓、开裂等情况。

去年下半年,成都市委政研室联合建委等部门赴北京、沈阳、长沙等城市考察,他们发现,从设计研发到标准化部件生产再到组装集成,是一条附加值极高的产业链。以沈阳为例,2012年现代建设产业实现产值1042亿元,预计到2020年可突破万亿元大关。

研究机构为成都算了一笔账:按照国内其他城市在建筑工业化初期的发展模式估算,保障性住房全部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的10%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建筑工业化相关产业在成都可迅速形成超过近千亿的产值。

期待规模效益 尚有多重障碍

目前,北京全部采用装配式方式建造的房屋面积已近300万平方米,沈阳更是强制要求重点区域的新开项目必须采用工业化方式建造,规模效益初现。

但成都市建委的资料显示,目前成都市住宅建设中仅万科五龙山项目局部具有工业化“元素”,且涉及面积不足4万平方米。成都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是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即PC外墙、阳台、楼梯和飘窗等。”

张正红坦言,建筑工业化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系统工程,当前面临多重障碍,首要的即是国家层面设计标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成都也没有相关行业技术规范的地方标准。“举例来说,房屋的部件生产需要模板,由于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工厂生产出来的配件就不能广泛通用。”

从国内先发城市的做法来看,政府的引导和统筹也显得尤其关键,比如对建筑工业化项目实行降低土地出让费用、享有优先竞拍权、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

成都万科的这位负责人证实:“目前来看,工业化方式较传统手段成本高出不少,只有市场竞争更充分、规模效益充分发挥后,才能有效降低建筑成本。”此外,对于企业来说,培养产业工人也是一个新课题。

破冰“蓝海”政府与企业共育市场

建筑工业化在成都可谓“蓝海”。如何吸引更多的企业“下海”?

记者从成都市发展改革委、建委等相关部门获悉,该市正在深入研究这一新趋势,有望出台相关推进政策,甚至成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事实上,对市场信号感应敏锐的企业已经关注到成都市场,记者获悉,国内某从事“住宅工业”的龙头企业正筹划落地成都。

选择成都,目光所及却不仅限于成都。“大型建筑预制部件在物流运输方面有特殊性,因此建筑工业化最佳经济半径在150公里以内。”由此观之,绵阳、德阳、乐山、遂宁、眉山、资阳,甚至雅安、阿坝等市州都有可能成为“房子工厂”的客户。

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是四川省唯一获批的节能建材示范基地,目前已有巨石、北新建材、瀚江、利亨等龙头企业达50余家。“今年要着力打造国家级的绿色建材和建筑工业化基地,争取到2016年,园区绿色建材及建筑工业化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340亿元以上。”青白江工业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正在加大招商引资,有国内知名的龙头企业有意落户本地。

新闻推荐

“四川造”内陆出海“首单”带来什么

1月9日,省政府推出“万企出国门”的国际市场拓展计划。1月17日,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的机车便已在宜宾港开启通江达海的全新通道,成为“四川造”从内陆出海“首单”。这一具有破冰意义的事件对更多...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工厂里 造房子不是梦)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