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先聪 段玉清
2009年至2012年,资阳经济总量在全省实现两次跨越升位,预计2013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可望成为全省GDP千亿俱乐部新成员。站在千亿平台上,资阳将如何奋力追赶跨越加速次级突破?2013年12月30日,本报记者采访了资阳市委书记李佳。
记者:资阳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何在?
李佳:资阳一直坚持走“充分开放、融入成渝,工业主导、三化联动,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之路。我们打赢了城市建设和交通建设两场硬仗,以“正视、面对、拿下”的勇气进行九曲河综合整治,带动城市综合品质升级;以“变不可能为可能”的魄力引进四川现代打造世界级商用车基地,带动西部车城产业提档升级;争取成都新机场落户简阳,谋划临空经济实现未来腾飞;加快构建“铁公机”现代立体综合交通网络……如今的资阳,西部车城日益勃兴,节能之都无中生有,绿色资阳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成渝之间一座充满活力的新兴工业城市。
记者:大企业大项目纷纷在资阳落地,资阳如何实现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李佳:充分开放合作是资阳加快发展的首要路径。大力实施简阳融入成都、安岳融入重庆“双桥头堡”战略带动全面融入成渝,着力招商引资、招商选资、招大引强,成链引进打造产业集群。不断创优发展环境,构建“政策更优、门槛更低、审批更少、服务更好”的投资环境。2009年以来,全市共引进百威英博、韩国现代、美国皇冠、中国城建等境内外500强企业投资项目60个。未来的发展中,还将坚定不移实施充分开放合作,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深化拓展“东南西北”开放格局。
记者:资阳接下来有什么新的目标和举措?
李佳:我们已经定下了“五年总量翻番、再造一个资阳”的发展目标,通过实施产业、投资、财政、收入“四个倍增计划”,到2017年GDP达到2000亿元,构筑全省“多点多极支撑”的重要支撑点。2014年,我们将按照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上的要求,更加注重发展质量的提升,努力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继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四川现代、百威英博等重大产业项目,培育发展节能、电子信息产业和临空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发展,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统筹推进资阳中心城市“一城三区”建设,加快构建“2+4”城市发展布局;要以“为老百姓做事最幸福”的信念,继续建立完善医疗、养老、救助等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入学、看病、就业、住房等现实问题,让幸福资阳建设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新闻推荐
1月9日,省政府推出“万企出国门”的国际市场拓展计划。1月17日,南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的机车便已在宜宾港开启通江达海的全新通道,成为“四川造”从内陆出海“首单”。这一具有破冰意义的事件对更多...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