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胡佳音 实习生 李钰鼎
当前,全市上下正努力审视新市情、寻求发展新途径,本报记者日前就资阳如何加快内陆开放前沿区建设,采访了四川省社会科学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蓝定香。采访中,她结合多次参与资阳“十三五规划”调研等情况,为资阳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把脉。
记者:您认为资阳“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交通战略定位是否准确?
蓝定香:从中长期来看,有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资阳“西部重要交通枢纽”的交通定位是可以的。但从短期来看,要达到是有难度的。交通有多远,城市发展就能走多远。我认为,资阳作为连接成都、重庆的区域中心城市,确定为“成渝双核发展轴的主枢纽”比较科学。
记者:您认为资阳的交通规划应该如何与工业规划相呼应相支撑、互成体系?
蓝定香:交通是工业发展的前提条件。促进工业的发展,一定要把发展交通放在首位。因此,交通规划应该先于并高于工业规划,二者必须紧密衔接、互动融合。这就是说,既要依托交通来规划和发展资阳临空经济区适宜的工业,交通又要为工业的高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例如,短小轻薄、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一般时间上要求很紧,就需要航空运输的支撑,而长大重粗、附加值低的工业产品则要求成本尽量低廉,就需要有低费用的水路和铁路运输来保障。
记者:您如何看待资阳交通在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方面的优势和短板?
蓝定香:资阳交通在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方面的优势主要是:近年来,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四川省的发展战略,都高度重视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目前,已经对资阳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形成了较好的交通网络基础,若成安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那么,水、陆、空运输将形成较为高效的多式联运格局,能够对资阳建设内陆开放前沿区形成较强支撑。当然也存在一些短板:在连接资阳周边中小城市的交通体系中,城际快铁不足。
记者:您认为资阳应构建怎样的交通枢纽,才能有效支撑内陆开放前沿区的建设?
蓝定香:以天府国际机场的修建和运营为契机,努力增加高速公路和城际快铁的密度,强化天府航空港的配套交通网络体系,加快与成都对接、“同城化”的交通网络建设。
新闻推荐
8月13日,市民期盼已久的资阳城区海峡人行天桥开通放行,这是雁城继观音桥人行天桥投用后修建的第二座人行天桥。过往市民表示,这里位于雁城路,车流量、人流量都大,以前常出现人车抢行的情况,现在有...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