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方金 王慧
2016年上半年,市社保局坚持以完善制度、规范经办、优化服务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促发展、服务大众保民生为中心,以“提质、增效、便民”为出发点,坚持统筹协调,服务服从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突出抓好重点工作,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有序推进“五险”统征 解决征收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
“全面实行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的市级统筹,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根据省、市相关规定,市社保局积极启动“五险”统一征收和稽核工作,以规范、统一、集中为目标,有序推进社保经办机构职能和人员整合,从业务经办流程、建设统一征收信息管理系统、清理整合各险种基础数据、推行综合柜员制、开展网厅服务等便民措施方面着手开展工作,实行“一票征缴、一站式服务、一个窗口经办、一次性办结”的社会保险费统一征收模式。
“社会保险业务经办服务下延是建设群众身边的社保,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的重要举措。”据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推广和潜心打造,截至2015年末,资阳市条件较好的县(区)实现了社会保险业务100%下延到乡镇(街道)、社区办理,参保群众不出乡镇(街道)就可办理社会保险权益查询、个人账户对账单和缴费凭证打印、领取待遇资格认证等多项服务。
帮助企业减负 调整社保征收费率
“5月1日起,资阳市及时调整了社会保险费征收业务系统,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阶段性降低至19%。”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仅养老保险费率下降1个百分点,全市企业一年就将减负3800余万元。
同时,引导企业提高诚信度,为缓缴当期保险费创造条件,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对未全员参保和未如实申报缴费工资的企业进行严格稽核,在降低费率的同时,力争实现精准扩面、精准征缴、精准稽核,杜绝企业选择性参保或企业职工以个体身份参保。
完善社会保障卡应用 强化基层社保平台建设
据悉,截至6月底,全市共13万余人使用社会保障卡领取待遇和代扣代缴保险费,其中使用社会保障卡领取待遇人员达12.2万余人,占全市离退休人员的46%。
“从今年1月起,资阳市各县(区)经办机构与市人社局信息中心、发卡银行、乡镇(街道)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等相关部门及参保单位联动联办,采取多项举措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卡应用。”市社保局相关负责人称,市社保局通过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措施、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按照先退休后在职,先单位后个体,先新增后既往,先职保后居保的“五先五后”原则逐步推行社保卡应用。
同时,以信息系统为支撑,以街道(乡镇)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机构平台为基础,对养老待遇领取人员中的特殊群体,根据需要提供上门服务、委托代办等不同的办卡服务方式,积极推进社保卡的应用。
规范社会保障业务办理
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按照有关规定,市社保局不断完善信息系统,增加补缴模块,解决了参保人员应参保而未参保和参保后因各种原因导致未交费的难题,在财务上增加补缴费记账模块,更精确掌握了补缴人员的人数、缴费情况。同时,优化了业务软件查询模块,尤其是针对全面启动社保卡应用工作的需求,实现了和人社局信息中心的实时数据查询接口,能及时查询社保卡应用数据,为全面了解社保卡应用工作情况的开展打好了基础。
同时,加强养老关系协查认证和转移接续省级平台的应用工作,截至6月底,全市通过省级平台办理养老关系转移接续13074人次,其中市内转移7485人次,省内转移4072人次(转入2719人次、转出1353人次),跨省转移1517人次(转入1421人次、转出96人次);通过省级平台待遇领取协查认证68728人次,其中异地认证8253人次,发现跨地区、跨险种重复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人员23人,并依法进行清理收回,确保了基金的安全完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黄莹程杰)受连日来高温高湿天气影响,资阳电网负荷不断攀升。8月16日15时30分,资阳电网最大负荷首次突破80万千瓦,达到80.7万千瓦,创历史新高。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保障电力有序供应,...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