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图
大美合肥。
示意图
作为长三角城市三大副中心之一的合肥,随着城市骨架的快速扩张,正面临着交通空间、功能进化等方面的全新挑战。与此同时,9月5日,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通过项目工程验收,正式开始空载试运行。随着合肥城市第三条轨道交通线路年底运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初步形成,将由“换乘时代”迈入“线网时代”,这意味着合肥正在进入更高层级的轨道交通阶段,以轨道交通为开发导向的TOD全新时代已经到来。
9月10日,一场由政府相关部门、权威专家和相关企业参与的,旨在探讨“新城式 新坐标——2019·TOD模式与城市发展峰会”的活动将在合肥拉开帷幕。峰会将探讨在全新的机遇和城市发展理念下,合肥如何在国内外城市TOD发展经验的基础上走出“合肥TOD全新模式”道路。
世界顶级城市样板依靠TOD城市开发模式而快速发展
1993年,美国建筑师Peter Calthorpe 在《下一代美国大都市地区:生态、社区和美国之梦》一书中首次明确了TOD模式,它是一种以公共交通为导向,400-800米为半径建立中心广场或城市中心的开发模式。
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大,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加上交通堵塞以及越来越长的通勤时间困扰着各个城市,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引导城市产业功能向外疏散,世界各地纷纷对TOD模式展开研究和实践。
纵观全球每一座城市的顶级资源中心,它们都依靠着一种叫“TOD”的城市开发模式而快速发展。
日本,是全球轨道交通最发达的国家。以二子玉川铁路场站为例,实施TOD开发后,交通人流增长近300%住房和商业价值增长超过200%,交通功能极大提升,一跃成为东京最美生活据点,实现了城市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双提升。
合理的TOD规划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中国香港如今的经济发展业绩。地铁站周围容积率提高的同时也带来客流量的增大,全港五分之三的购物中心分布在地铁沿线。
世界上其他大城市经验告诉我们,TOD模式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包括优化公共交通,促进可持续化交通,发展集约化土地利用,提升公交站点周边社区的空间特色、安全和归属感。
人口增加城市“长大”TOD模式成为合肥最佳解决方案
作为正在崛起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之都,合肥城市地位显著上升,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人才、项目、资本等要素迅速集聚。随着城市规模升级,也面临着纽约等大城市曾经经历过的难题,如何合理地组织公共交通来解决城市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寻找先进的开发模式成为城市发展重中之重。
合肥统计局公布的《合肥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年末,合肥规划建成区的面积已达到460余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808.7万人。TOD模式是人口增长形成的客观需求,成为城市建设和改善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
《2019合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合肥市将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加快打造国际化都市区。
基于合肥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探讨新发展模式成为重要任务,TOD模式在一众模式中应运而生,为合肥城市发展带来新动力,亦成为城市价值高地的风向标。
“TOD反映的是城市规划,是照映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在知名建筑规划专家渡边庄太郎看来,TOD模式无法通过单一资源完成,其条件极为严苛,在城市中心之上,依托完善城市级公共交通系统,将经济、产业、生态等多维中心重叠再塑实现土地高效开发的同时满足多元生活需求方能成就TOD 。
合肥市早就意识到了这点。基于对实施TOD模式期望的成果,TOD已经被写入合肥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
也只有合肥特色的TOD模式,可以在高效集约配置合肥轨道沿线用地和交通资源的同时,优化交通模式,逐步公交主导发展,实现畅达绿色交通体系,强化城市轨道沿线城市功能与交通功能的协调一体化发展。
合肥迎来TOD发展黄金时代
上百个地铁站点纵横互联
城市发展需要的急迫,加上城市轨道交通基础的构建,从规划走到实践,合肥迎来TOD开发黄金时代。
自2016年12月26日1号线开通运营以来,合肥轨道交通客流节节攀升。截至2019年7月10日,合肥轨道交通线网总客流突破2.8亿乘次,线网单日最高客流达69.72万乘次。3号线投入运营后,预计线网日均客流量将超过80万人次。
近日,合肥轨道交通3号线正在进行空载试运行和各项演练,这也意味着迄今合肥地铁线路中单线最长的一条线即将迎来开通试运营的关键时期。目前,合肥市轨道交通第二轮建设规划任务正在进行中,3、4、5号线及1号线三期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
在建地铁中尤为显眼的是从中心城区穿过的5号线,一份《5号线工程线路走向示意图》显示,5号线将和2、3号线等至少5条地铁实现换乘,成为名副其实的地铁线路“换乘之王”。
根据第二轮规划,到2021年,4、5号线将全面建成通车,1号线三期也有望同步完工开通,合肥地铁将再延长123.27公里。待第三轮建设规划全部建成投运后,合肥轨道交通将拥有上百个站点,线网将无限通达。
发达的轨道交通网络,为未来合肥TOD区域发展奠定了交通基础,并快速激活人口与商圈活力。
多位重量级城市研究专家
将刮起一场关于TOD的头脑风暴
从TOD价值规律来讲,轨道交通的建设不仅会加速沿线片区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成熟,还会加速片区价值重塑。
面对城市发展机遇和板块巨大价值潜力,融创和苏宁将纽约、东京、香港不可或缺的城市模型TOD引入合肥,与5号线无缝接驳,打造了安徽首家TOD地标——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的超级综合体SSC融创·苏宁·中心。
身处主城核心的“苏宜板块”,政策规划导向、商圈资源密集、交通条件完备、品牌房企扎堆等方面优势明显,宜家家居项目正在推动落地,与红星美凯龙、蚂蚁乐居形成家居特色轴线,无疑是合肥市发展的“C位”,板块内品牌企业也将产生极大的聚合效应。
长江壹号通过“TOD+超级综合体+府系住宅”的模式,实现了对城市、对地铁、对业主三方面提供可持续性服务。对城市而言,可以集聚资源,打造新商圈;对地铁而言,可以优化地铁基地空间结构,反哺地铁建设;对业主而言,一个微网联家庭、内网联社区、外网联城市的完整智慧体系,让生活、工作更方便。
本次“新城式 新坐标——2019 TOD模式与城市发展峰会”邀请了政府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相关企业,他们将从专业角度剖析TOD模式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充分深挖国内外TOD开发的先进模式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对TOD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刻的解析,还会以全新的视角把脉合肥未来TOD发展方向。这场关于TOD的头脑风暴,对正在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的合肥,意义非凡。余佼佼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陶伟)以“创新创业创造迈向制造业新时代——携手全球中小企业共创智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未来”...
安徽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徽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