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彬是太湖县徐桥镇的一名退休职工, 10年来,他凭着自己的兴趣描龙画凤,水墨丹青,如今成了远近闻名的“工人画家”。
画面上正在专心绘画的就是张文彬,今年已经67岁了。2000年,张文彬从太湖汽运公司退休后回到家中,无事可做的他无意中捡起了画笔,没想到这一画竟坚持了10年。据记者了解,张文彬虽没有接受过任何的专业学习培训,但邻居们都很喜欢他的画,觉得他画中的人和物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退休在家,也没有什么事情做得,我又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就只在家里爱好写写画画,什么草木、人物、飞禽走兽我都喜欢画。就这样画呀画呀画出兴趣了。平时,一旦来了灵感,想画时,立即拿起笔来画。头脑里经常想这个事,有时就巴不得马上画出来。有一天,当我来到湖边散步,看到湖岸边杨柳飞絮,突然来了灵感,一口气冲回家,就把湖边的杨柳,房子等景物全画下来了。”张文彬向记者侃侃而谈。
张文彬的画室也是卧房,在不到一个平方的画桌上摆满了各式画笔、画纸和没有完成的绘画作品。他告诉记者:绘画是他小时候的一大爱好,那时候画的也还不错,他的美术课基本上是得满分。后来由于家庭条件不许可,这项兴趣就被搁浅了。现在重拾画笔,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了他画中的内容,已成为他晚年生活最重要的部分。
在他家客厅里的一面墙壁上,贴满和挂满了他画的画,花草鱼虫、飞禽走兽、四季景物、历史人物、乡村街道等各种图画一应俱全。特别是墙壁上一幅清明上河图,虹桥上的人物众多,张文彬也只用了三天时间就画了出来,画面景物、人物都栩栩如生。
张文彬的妻子韦桂枝说:“他最喜欢画画,有时要他做点家务事他就往房里跑,我一讲他,他就说我只这么一个爱好。孩子们说他是画家,总是来跟我说,‘奶奶,你把张老师的画给些到我,学校里要\’”。特别是邻近中小学校的学生们,都来找他要画。一次,一位中学生丢下两美元,不由分说地硬是将她喜欢的两幅画给“抢”走。张文彬回忆道,他累计画画大概有600多张,被学生们拿去200多张用做墙刊、黑板报刊头和贴在家里墙上等。
邻居王启平老人说:他画的画比较纯真,画牛、画鸡、画虎啊,画的栩栩如生,很有神韵,街上不少人也喜欢他画的画,居委会、关工委也经常选他的画在宣传厨柜里展览和作刊头,上海世博会开幕,他画了一张庆祝世博的画,镇关工委就在宣传栏里及时展出,宣传上海世博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张文彬的一张画入选了安庆市首届离退休人员书画展,这让他很是高兴了一阵子。不过,以他自己的话讲,他画画并不是图得什么大奖,除了喜欢之外,更多的是想用手中的画笔记录真实的生活。他说,我退休后没什么事做,也就是个爱好,不是图这样或那样,只是把看到见到的景物画出来,把改革开放的一些成果画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心里也就乐滋滋的。每画成一张画,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
现在,张文彬正在创作一组像李白、苏东坡、欧阳修等古代文人墨客的全景图,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研究琢磨。除了绘画,他还参加了镇里的表演队,还保管队里的锣鼓呢。他成了诗词学会的一名会员,有时间也练练书法,教教爱画画的孩子们,与老伴过着有滋有味、开开心心的退休生活。
(本报记者 李传林 文/图)
新闻推荐
南京投江[接月末3月31日第292期]话说朱湘,也许是诗人注定饱受生活的贫困,独受寂寞。诗人西川在他纪念海子的文章《怀念》里说:“你可以嘲笑一个皇帝的富有,但你不能嘲笑一个诗...
太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太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