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师傅抄着大勺炸出金黄色的麻叶
擀好的面皮要在鏊子上烙一下
在亳州,人们过年时总喜欢炸点油食,而最常吃的就是炸麻叶了,这是亳州独有的特色食品。春节临近,在市区州东街,谢师傅穿着白大褂,戴着卫生帽,抄着两把大漏勺,正加紧赶做顾客预订的麻叶。金黄薄脆的麻叶,香、酥、脆的口感,嘎嘣脆的炸麻叶个个都透着大年的香味儿。
年前火爆的生意
春节临近,谢志祥的店内一片繁忙景象,擀、烙、切、炸、称重,店内五个人分工合作,前来买麻叶的顾客络绎不绝。
谢志祥从2004年开始经营这个小店,一年四季都没有间断过,而春节前,就是他生意最好的时候。平时他和妻子两个人便可以忙得过来,每到年前,便不得不找来三位亲戚帮忙。
谢师傅说,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忙,年前自己在家做麻叶的很少了,亳州人有过年吃炸麻叶的习俗,春节临近,腊八过后,他的生意便进入到销售旺季,十斤的订单几乎没有断过,这种火热的情况会持续到春节之后。
漂洋过海的思念
如今的麻叶已经不仅仅出现在亳州人民的春节餐桌上,因为麻叶是亳州独有的特色食品,许多人便拿麻叶做礼品赠予亲朋好友。谢师傅也制作了一些精美的包装盒,一盒能装5斤麻叶,很受大家欢迎。
谢师傅说,记得有一次,一名大学生来买麻叶,他说,去年他拿了一些麻叶到学校送给老师,放寒假前老师专门叮嘱他,“回学校时,再带点‘平行四边形\’,我觉得挺好吃的。”“老师不知道那叫‘麻叶\’。”谢师傅笑着说。
对于远在国外的亳州人来说,麻叶还寄托着乡思。“我的麻叶现在已经漂洋过海了。”谢师傅骄傲地说,他有一些顾客,孩子在国外留学,很想念家乡的麻叶,特意让家人买麻叶空运过去。“一次只能空运十斤,一位大姐给她美国的女儿寄麻叶,一年会来买好多次。”
透着年味的零嘴
家住交通路78岁的老人宋效真说,麻叶作为一种油炸小吃,因其薄薄一片,又布满芝麻,故称“麻叶”。亳州人念麻叶,还要加个儿化音,读做“麻叶儿”。
老人说,过年吃麻叶的习俗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至于麻叶的来历,却很少有人知道。她说,旧时过年炸麻叶,相当于为春节准备一些零嘴、小吃。因为过去家里穷,平常不舍得用半锅油炸麻叶,过年才舍得做。
“除夕夜,大人们就摆上麻叶、花生、瓜子,等孩子们来拜年时吃。”老人说,麻叶吃起来嘎嘣儿脆,不仅孩子们喜欢吃,大人们也都喜欢吃。 记者 曾莹莹 实习生 张苗雨 蒋翠萍
新闻推荐
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亳州市收看全省审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沈强在亳州市分会场参加会议
本报讯 2月1日下午,亳州市组织收看全省审计工作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沈强在亳州市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着力治...
亳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亳州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