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东方今报3月6日报道(记者 王秋欣 梁新慧 赵媛 刘长征 高冬丽)去年11月,国务院批准《中原经济区规划》,5省30市2县1区的范围一公布,就受到全国关注,更极大地牵动着河南、河北、安徽、山西、山东五省的神经。蓝图已定,如何建设,成了五省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其实,在今年春节前五省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答案一览无余。在这次全国两会上,五省代表委员都认为,争取相关利好政策尽快落实,共建美丽中原,让“中原梦”早日成为现实。
【地位】
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提出者,也是核心区域,因此,在河南省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中原经济区”的地位十分显著,明确提出“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还将此写入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里。
在河南省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中原经济区加以充分强调,指出“中原经济区建设成为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综合效应持续显现”,“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实施《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开局之年”等。
对于未来五年的工作,工作报告提出,“强化中原城市群内在联系和功能互补,促进交通衔接、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增强整体效应”、“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全过程,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原”等。
【对比】“合作交流对接”成共识
除了河南,安徽是被中原经济区纳入最多城市的省份,宿州市、淮北市、阜阳市、亳州市、蚌埠市和淮南市凤台县、潘集区被中原经济区覆盖,引人关注。
在今年安徽省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用足用好中原经济区规划政策机遇,抓紧制定皖北‘四化\’协调发展先行先试实施意见,谋划沿淮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
“加强与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以期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由此可见中原经济区对于安徽的意义。
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抓好中原经济区相关政策争取落实”,而山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则提到,“加强与兄弟省(区、市)的交流合作,对接中原经济区”。
通过对比发现,“合作”、“对接”、“交流”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
区域大发展交通必先行
四省六市的交通部门负责人坐在一起,并不奇怪。因为在大多数人看来,区域经济要发展,交通必然先行一步。
河南省提出,未来五年,郑州将大力加强以交通为代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具体部署已经明确,如“突出抓好郑州航空枢纽、快速铁路网和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推进郑州机场二期工程”、“围绕构建‘米\’字形高铁框架和全国铁路客运中转换乘中心,加快郑徐高铁建设,推进郑州至万州高铁前期工作,争取启动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合肥高铁前期工作,推动郑州铁路枢纽东连海港、西通中亚欧洲,形成国际货物集疏转运中心”等。
可以预见,随着郑州作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的地位不断巩固,随着京广高铁的开通,河北省邢台、邯郸被纳入郑州“一小时经济圈”,这无疑将为河北的冀南新区增添新力。在不久的将来,伴随着商丘至合肥至杭州(经阜阳)铁路、郑州至合肥(经阜阳)快速铁路的开建,必将推动皖北的快速发展。
而山西省长治市也谋求成为地区性中心城市,目前正在抓紧进行机场改扩建工程,欲打造中原经济区西北部航空枢纽,有望成为中原经济区连接西北部地区的纽带。
尽快举行五省联席会议
【呼吁】
中原经济区涵盖5省30市,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面临着难以想象的矛盾和挑战。
农村人口多、农业比重大、保粮任务重,经济结构不合理、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发展不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亟须破解。分析人士总结说,“三农”问题突出是制约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最大症结,人多地少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现实问题,而城镇化水平低是制约“三化”协调发展的最突出矛盾。
接受记者采访时,山东、安徽的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伴随着国家财税、金融、投资、产业、土地等支持政策的陆续抛出,相关省市对于优惠政策和发展机会不能等,特别对于不在核心区内的省市,要更加主动。
无论是河南省的代表委员还是周边四省的代表委员都认为,如何争取相关利好政策的尽快落实,如何用足、用好政策,如何充分调动起各方参与的积极性,使参与者不成为旁观者,是今后亟须协调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大家一致建议,五省有关中原经济区的实施细则应尽快出台,五省应尽快举行联席会议,共商发展大计,共建美丽中原,让“中原梦”早日成为现实。
新闻推荐
亳州市执业药师通过率不高 2012年通过率仅为16.9%药店开始配备执业医师啦!近日,新修订的《药品经营质量管理...
亳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亳州这个家。